宽带垄断现象盛行?业内人士爆料:都是暴利惹的祸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王峰

前不久,记者家的宽带到期了,因为之前所使用的宽带不仅网速慢,而且价格还不低,听朋友介绍说中国移动手机客户只要购买128元的月套餐,就能享受家庭免费宽带服务。对记者来说,这等于是免费使用家庭宽带了,因为记者就是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每月的费用也和套餐价格差不多。于是记者就打电话申请安装移动宽带。没想到,客服在查询之后答复说,记者所在小区还没有移动的宽带服务,因为小区物业不让进驻。无奈,记者只好继续使用之前既贵又慢的宽带。

记者进而调查发现,在国家一再强调提速降费的今天,小区宽带垄断现象竟然依旧盛行,让消费者既感无奈又觉心寒。

宽带垄断现象盛行?业内人士爆料:都是暴利惹的祸

调查

宽带垄断现象盛行

在听说了记者安装宽带的经历后,朋友刘先生哈哈大笑:“你还真当回事,这种情况多了,我们小区一直就一家宽带企业把持,而且价格比你用的宽带贵多了,我们小区住户反映多年,都没有解决,物业总有各种理由,其实最根本的理由就是钱,人家给钱多,物业当然会拒绝别的企业进入了。”

消费者陈先生向本报投诉称,他去年搬入新居,想安装100M的电信光纤宽带,兴冲冲地在电信官网上交了钱,却被告知业主只能装联通网络宽带,其他运营商宽带不能装,而联通宽带价格要比电信贵。

上海市静安区消费者李文娟近日也发现,虽然家里装了50M的光纤宽带,但她的外孙看直播网课时却经常卡顿,多次投诉报修依然没有效果。随后她前往其他运营商咨询宽带办理业务,却都被拒绝。李文娟询问得知,小区宽带业务由名为“上海市南电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的代理电信服务企业经营,居民只能通过该公司接入宽带业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居民小区存在宽带垄断现象,商用写字楼也普遍存在宽带垄断现象,而且价格高得惊人。

位于北京北四环的一座写字楼内,初创企业租户只有一家宽带运营商可以选择,50M宽带的年使用费用是14000元。而位于北京CBD的某甲级写字楼内,也只有一家宽带运营商,60M宽带的年使用费用是19万元。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写字楼里,和租户们签订协议的都是三大基础运营商之外的二级、三级宽带运营商,它们租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业务后再售卖给租户。

前不久,北京市通州区的保利·大都汇写字楼被曝“百兆宽带一年价格15万元、10M宽带竟打不开网页”。该写字楼的不少企业租户反映,提供宽带服务的是一家名为“北京金诚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运营商,是该写字楼合作的唯一网络运营商。记者了解到,北京联通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光快线”套餐百兆光纤宽带的价格是一年2016元,而在金诚公司办理则是一年12万元,后者是前者的59.5倍;北京移动中小企业专线百兆光纤宽带的价格为一年960元,在金诚公司办理则高达一年15.24万元,后者是前者的158.75倍。

缘由

都是暴利惹的祸

小区宽带垄断经营曾被国家多个部委发文明令禁止,全国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规范文件,可为何宽带垄断仍屡禁不止?

“为什么物业只让一家运营商进入小区,原因很简单,肯定是给了足够的好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按照规定,承诺宽带入户的住宅小区,开发商在楼盘竣工前,就应该已建设好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所需费用也是建设预算的一部分。可实际情况是,有的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就把几家运营商都请来谈判,由运营商支付管道费用,价高者得之,也就是业内惯称的入场费。相应地,作为入场费优惠的回报,开发商就会和运营商签署一个排他性协议,承诺小区宽带只此一家。等到房子交付使用后,物业公司也会遵循这条前期协议,甚至还可能要求和运营商在网费上进行分成,比如100元里抽50元给物业。

一家专门从事小区宽带设备安装的网络科技公司负责人向记者爆料称,在小区宽带垄断经营现象难以根除的背后隐藏着一条暴利产业链:独家经营一个1000户左右规模的小区,前期投入需要5万元至8万元,三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一年毛利就接近50万元。

而写字楼的宽带垄断更是“利”字当先。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拿已建成的写字楼来说,宽带运营商要想接入写字楼,通常都得允许物业参与分成。而分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一次性支付的进场费,从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二是按照最终安装户数收取“人头费”,每户从20元到100元不等;三是对年度营业收入进行分成的“提成费”,分成比例从两成到四成不等。“具体采取哪种分成方式,最终经双方协商,普遍都是组合模式。”该人士举例说,北京某栋三单元写字楼,唯一一家宽带运营商接入的“代价”是100万元进场费和每年20%的营业收入分成,支付了这笔费用后,运营商怎么挣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向写字楼租户收取高额的宽带使用费,成本和使用费之间的差价就是利润。通过这种垄断模式,一家服务约40个项目的小型宽带运营商,每年的利润就可达数百万元。

宽带垄断让宽带运营企业获得了暴利,却让消费者备感心寒。“如今,国家一再强调要提速降费,三大运营商面向中小企业的宽带费用也都是在下降的,但我们却享受不到,提速降费的阳光何时能照到我们头上?”一位创业公司的老板陈先生说道。

专家

宽带垄断涉嫌违法

“宽带垄断的主要原因还是宽带运营商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因为利益而勾结在一起。”电信行业观察家丁少将指出,打破垄断,还市场以自由选择权,需要住建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加强协同,出台监管细则,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进场费为名转嫁网络通道的建设成本,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物业服务企业与他人签订垄断或排他性质的宽带运营协议。

实际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地相关部门都曾三令五申禁止宽带垄断。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又专门下发《关于整治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通知》,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专项整治工作,将严查违规行为,杜绝宽带垄断。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立即组织下属企业开展商务楼宇宽带接入业务自查自纠,全面清查摸底各类宽带接入代理商相关情况,统一业务规程和相关要求,从合同约束、用途复查、违规问责等全流程加强规范管理,严格审核资源租用方资质和用途,严防各类接入资源违规使用。各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企业和宽带接入网试点企业要全面开展自查,规范自身经营服务行为。对存在问题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北京市住建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经信委三部门更是早在2016年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物业管理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的通知》,要求每个住宅小区引入至少三家宽带运营商。

“我认为,对于写字楼,特别是新建写字楼,应该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引入平等竞争,禁止宽带垄断,让企业也能获得自主选择权。”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写字楼市场里的小运营商,实际上是依靠垄断资源来获得寻租利益,它们所提供的宽带服务价格远高于基础运营商,但质量却不达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宽带提速降费是大家期盼的实实在在的减负。”

对于消费者遭遇的“宽带只此一家”的困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谈小顺表示,物业公司要求消费者只能使用一家或两家宽带运营商的行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关于“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规定。而且,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与特定运营商签订垄断性协议,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享有选择权的相关规定。谈小顺还表示,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应当属于全体业主共享,业主有权参与选择网络运营商,开发商与物业不能单方面决定。谈小顺提醒说,业主购房前应提前了解开发商提供的通信服务内容,购入后可成立业主委员会,及时和物业协商要求增加宽带运营商。一旦发现有宽带垄断行为,业主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起诉开发商或物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