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曹保義:教育就是促進人的發展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曹保義:教育就是促進人的發展


北師大二附中,質樸的校園環境中彰顯出勃勃生機,曹保義校長已經在這裡工作了四十年,這四十年是中國的教育改革實踐探索的四十年,也是他持續不斷地提升與奉獻的四十年。這四十年裡,曹保義以他豐富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低調務實,踏實奮進,在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道路中不斷創新發展、開拓前行。

校長堅持一線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領導學校,首先是在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北師大二附中在人文管理中也講個人權威,不過這個權威是建立在校長個人人格魅力基礎上的權威。

自從1978年大學畢業到北師大二附中工作的那天起,曹保義校長几乎創造了一個紀錄,從第一天踏上講臺,在校園的這40年時間裡,他基本上沒有離開過一線教學。在他的辦公桌上,除了日常需要批覆的各類文件,還有學生們的生物試卷與課堂作業。

在曹校長看來,成為一位好校長的前提就是要先做一名好教師。從第一線瞭解到的學生是最真實的,而如果遠離了孩子們,只是一味的聽他人介紹,得到的信息會大打折扣,在一線指導老師工作,也才能夠說到點上。教學無疑是最親密直接的,“雖然很累,但是能拿到第一手資料,我覺得很值”。

在曹校長的引領下,北師大二附中的領導班子成員都積極在一線任教。校長上生物課,書記上化學課,副校長上物理課,教學主任上數學課……課堂促進了幹部教師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師生彼此距離。

不光上課,曹校長還參與教研組集體備課、出卷、閱卷,甚至是集體答疑。當然,在生物這個領域裡,他的學問做得相當出色:論文獲獎,特級教師,北京市學科帶頭人,編寫許多教材。“在課堂上,他就是一個很平易近人的生物老師。”他的學生這樣評價。

一間辦公室裡坐了三位校長

當了十五年的校長,曹保義從來沒有一間自己單獨的辦公室。

北師大二附中博學樓六層的校長室,是曹保義和其他兩個副校長共同辦公的空間。辦公室的佈置很簡單,三位學校最高的領導,一人一張辦公桌,另有一張茶几、一圈沙發用來會客。

學校並不是沒有條件給校長安排一間單獨的辦公室。但在二附中看來,那是沒有必要的事情,“教育又不是做情報工作,我什麼事都願意公開。對於我們來說,這也是北師大二附中20多年來早已固有的習慣、形式。”

於是,在北師大二附就有了這樣的辦公場景:學生或者老師來反映問題,聽完之後,曹保義抬起頭,喊一聲分管副校的名字,您聽到問題了嗎?那就抓緊解決了吧。曹保義喜歡這樣的辦公方式,“這樣效率多高啊。問題直接責任到人,不用打電話把這個負責人那個負責人叫到辦公室,再給他複述一遍問題。”

少走的那幾步路,少爬的那幾層樓,日積月累,更靠近的,是師生們的心。

構建“6+1+1”課程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發展的永恆主題。面對全體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表面看似乎是矛盾的。如何在大眾化教育中因材施教,成為眾多學校多年來努力的方向。

自北京市全面啟動高中新課程改革,在曹校長帶領下,學校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構建了充滿創造性和校本特色的“6+1+1”課程體系。每天安排8節課,其中前6節課安排國家課程中必修課程和必選課程;第7節課安排學科拓展類校本課程,發展學生個性,使學生學有所長;第8節課安排綜合實踐類校本課程,重在滿足和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曹校長想得很實在,“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都做不到全長,那我們就應該培養他,放在當下的環境裡,甚至說是允許他,擁有一個自己的專長。”

曹校長還把促進全區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二附中義不容辭的責任,自2014年全區推進義務教育重點領域綜合改革以來,北師大二附中充分發揮示範校作用,積極承辦西城區和北京市各區的不同類型的學校,大力推進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使學校辦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