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清華大學創新技術成果走向規模化工程應用

國內首個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清華大學創新技術成果走向規模化工程應用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國家示範項目奠基儀式

2018年12月25日,由清華大學電機系盧強院士、梅生偉教授團隊牽頭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國家示範項目”在江蘇金壇舉行奠基儀式,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周遠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何雅玲院士及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華能集團、江蘇省政府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奠基儀式。

“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國家示範項目”於2017年5月27日獲國家能源局批覆。當月,中鹽金壇公司成立盧強院士工作站,次月成立“清華大學—中鹽金壇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聯合研究中心”,2017年底,組建了以梅生偉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的技術專家團隊,協力推進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2018年10月取得項目所在的當地政府建設許可,併成立項目工程公司。該項目擬建設一套60MW鹽穴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投資5.34億元。未來將在金壇地區分期建設總裝機容量達到百萬千瓦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群,打造我國大規模清潔物理儲能基地。

壓縮空氣儲能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和推進的產業,而該項目是我國首個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也是國家能源局和江蘇省能源局重點建設和推進的項目。盧強團隊歷經多年研究,突破了高參數離心壓縮機設計與調控、高效蓄熱/換熱、大容量穩定儲氣、先進空氣透平設計、儲-網協同調度控制等關鍵技術瓶頸,建立了完善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規模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體系,打破百兆瓦級大規模非補燃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設備的技術壁壘,為“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國家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國內首個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清華大學創新技術成果走向規模化工程應用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系統國家示範項目示意圖


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助於促進相關產業標準體系的建設,探索壓縮空氣儲能行業的運行模式和價格機制,為我國制定壓縮空氣儲能發展路線和相關政策提供重要支撐。項目建成後,將直接服務江蘇省電網調峰需求,形成顯著的示範效應,對推廣應用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和推動儲能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