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借钱投资快速致富」真的靠谱吗?


传说中的「借钱投资快速致富」真的靠谱吗?

当下社会,我们时常看到“那那那借钱投资快速致富”、“某某某举债创业喜提爱车”等等励志传说,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些“传说中的借钱投资快速致富”真的靠谱吗?

小编最近在研读CFA的相关课程,其中概率论章节里有个概念叫做幸存者偏差,意思是当人们在采集信息和数据时,仅仅来自于那些现存的成功案例,而忽视了那些失败而消失的案例,获得的结果就会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数是那些存活下来并成功了的案例,但我们看不清的是到底有多少人经历惨痛失败后黯然离场!

1.还房贷的钱提前还银行,还是去做投资?

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能从银行按揭贷款出来的钱,利息是最低的,将这笔钱用做投资,不但可以冲抵银行贷款的利息,还可以从中挣取差价。

这种说法是不错,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因人而异。小编买房时,也是按揭的,仰仗着自己对资金融通的自信,事先用Excel表格推演了自身现金流的情况,觉得有利差空间,于是没有把多余的钱提前还回银行,而是做了相应的投资。问题倒不是小编的投资渠道不好,是总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或者出现冲动消费,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笔钱就用掉了!

1.自控能力强的,可以不着急将钱提前还银行房贷。用这钱来做一些稳健的投资,挣取利差。当然有强迫症,觉得欠银行钱浑身不自在的例外!

2.自控能力弱的,还是提前把钱还银行了吧。因为房贷通过复利、时间、基数这三者作用下,利息压力其实蛮大的。负债消费,特别是那种不必要的冲动消费往往会在事后才后悔!所以钱袋子里的钱少一点,会消除我们有钱的错觉,敦促我们理性消费!

2.借钱盲目投资

小编曾经有这么一个客户S先生,普通职员,收入不高,家里的经济大权在爱人手里。一次,不知着了什么魔,跟人玩起了“资金盘”,每月派息,年化收益率高达100%多,小编一看就是庞氏骗局,再三劝阻。但终是没劝动,私房钱不多的S先生居然套了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集了十来万去投资。

结果可想而知,前几个月收益上了天,突然有一天说系统升级,暂时关闭。这一关就没了收益来源,可是每月各银行信用卡的催款通知不会停。从侧面了解到S先生为了补窟窿,又办了些信用卡,通过套现,拆东墙补西墙,现在还苦苦维持着!

后来我们彼此都不好意思见面了,他甚至将小编的微信拉黑了。对此小编很无奈,作为投资顾问,能做到的是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客户和被投资方之间保持最大程度的信息对称,其次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到客户一些投资建议。但资金毕竟是客户本人的,最后做决定的也是客户本人!

侥幸心理和缺乏风险意识,总是让人异常“勇敢”。每次投资,我们都要问自己:如果发生最糟糕的情况,我们能不能承受?

如果有些投资我们看不懂,其背后的重大风险又不可承受,建议还是宁可错失良机,也不要盲目参与。

3.盲目负债经营

曾读过一本书《我是银行客户经理》,讲述了中小企业主破产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高负债

这里说一个案例,也是小编的一个客户分享的,该客户是地方的一家民营五金厂老板娘,早在1997年的厂营业额就达到1500万,厂区的所有资产都是自有资产,没有任何负债,流动资金也有小几百万,常年经营还在库房内积累了大量原材料铜丝。银行看到该厂的经营很不错,就以低利率贷款给该厂为噱头,一直唆使该厂扩大经营。

我客户夫妻俩是按部就班的人,没同意。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就将厂里的事全交给她儿子,可能年轻人比较激进,大举银行贷款,又是上新的产品线,又是扩大厂区。结果技术不过关,销售跟不上,管理体系不对路......再加上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很快厂里陷入了被动局面。

听客户说,厂里往年积累的原材料全没了,流动资金也没了,还欠银行1千万,虽然没有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厂自此一蹶不振:一半的厂区租出去了,剩下一半自己经营,全年的营业额几百万都难!这几年实业也不好做,10%的利润点再好不过。几百万的营业额先扣除缴税,再扣除银行6-8%的利息,最后扣除人工等成本,全年辛辛苦苦真的只是给国家和银行打工罢了!

如果当时不盲目向银行大额举债扩张,稳稳当当地一年也能赚个几十万;或者当初不那么急功近利,短期举债那么多,企业估计也不会陷入这么惨的境地。

4.借钱到人财两空

其实无论是自己举债被收利息,还是借钱给别人收利息,都是挺危险的。

很多人觉得把钱放银行是傻子才干的事情,不拿去借给别人收利息,就是让钱白白贬值。殊不知,我们看重别人的收益,别人看重的是我们的本金。

小编有朋友就是涉及到放高利贷这行当的,也一直鼓吹小编别花精力在研究投资理财上,把钱交给他去做小高利,每月安心三分利!

先不矫情地说些什么法律法规,小编深知“金融离金钱很近,离人性更近”,有些钱是靠自己辛勤和智慧挣来的,有些钱我们是不应该去觊觎的。借高利贷的人一般都是不计后果的,还钱的往往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羸弱的妻儿、年迈的父母......当我们收到高额的利息时,其背后往往是充满血和泪的故事的!

即便有人跨过了良心谴责的这道坎,推崇什么“饿死胆小撑死胆大”的道理,收了这些钱,也不见得是好事:我们听也听得多了,社会上很多富豪放贷收高额利息,欠债的人还不起钱,心生怨恨,随之就引发了凶杀案。

所以小编一直推崇:有些钱该挣;有些钱不该挣,就算能挣,或许也没命花。不要盲目借贷和放贷。

传说中的「借钱投资快速致富」真的靠谱吗?

5.加杠杆:挣得多,死得也快!

说说身边的事,小编曾经的一个同事,父亲办企业,母亲是外科医生,同事本人每天上下班开路虎,虽不是豪门,家境倒也殷实,外人看来羡慕不已。

有次同事父亲的一个“好友”要笔大额资金做生意,让这个同事的父亲去银行做担保。因为是几十年的交情,听同事说把厂抵押做了担保。谁知“遇人不淑”,这个“好友”拿钱不是去做生意,去炒股,加了杠杆,其实刚开始该“好友”操作还可以,逃过了股灾1.0,2.0,谁知股灾还有3.0,结果爆了仓人跑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给我同事一家。后来银行催收,把厂也卖了,车也抵了,现在同事出行都是电瓶车......

投资没有100%的确定性,有时候1%的错误,就会让我们走入万丈深渊。

总结

综上,小编坚守也推崇投资的一则信条:不要盲目举债投资

简单的八个字,却是无数血和泪的教训的总结。当我们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我们。每当自己贪婪地挥金投资时,想想投资底层资产的安全性;想想投资失败最差的结局,我们能否承受?

当然,这里不是鼓吹大家做迂腐的保守主义者,平日一点负债也不要有,只是警示个人优先评估好自己的还贷能力。投资一家上市公司,也要求这家公司的负债率最好低于60%,如果负债率高于80%,这家公司随时可能破产。

我们要成为价值投资者懂得避险,也要在机会到来时紧紧抓住机会。

多一些金融认识,少一些财富风险。

传说中的「借钱投资快速致富」真的靠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