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文学院在“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这一学校教科研理念的引领下,坚持走科研兴院之路,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由教书型向学者型的转变。依托全校优势资源,开展各类课题研究,真正把教学从传统经验重复过程转变为研究提升有实效的教学过程,走上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一方面,为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我院大力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在学校科研政策的引导和奖励机制下,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类别和层次都有了显著提高。自学校“升本”以来,文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总量达到40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0多篇,CSSCI 50多篇,完成省级课题42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60余项,获得省级成果奖9项。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一、人才团队与科研基地

1.人才团队

(一)学缘结构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都相对合理,形成了以30-50岁、副教授、博士为主体的、层次适当的队伍结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管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郑州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郑州市优秀教师7人,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郑州市首届青年教师园丁奖 1人,郑州师范学院教学名师1人,郑州师范学院首届校长教学质量提名奖1人。该团队研究方向分布较为合理,形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3个重点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二)重点学科

我院中国现代文学二级学科成功获批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立项。近五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校级各类项目共32项,科研经费50余万,文章53篇,其中CSSCI检索32篇,北大中文核心22篇,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研发平台。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2.科研基地

学科基地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依托。近五年投入140余万元,搭建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室、中文应用技术实验室及中文资料室共3个,为学科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托。建成戏剧研究所一个,中原作家研究中心1个,为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与郑州市第7中学、郑州市第74中学、郑州市第79中学等签署了人才合作实践基地。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二、科研成果

文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成绩喜人。升本以来,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400多篇,其中CSSCI 50多篇,数量继续快速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申报获批并结项的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2项,专著24部,新型实用专利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尤为可喜的是文学院王魁星博士申报的项目“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立项,资助直接费用20万元。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1. 代表性论文成果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2.代表性项目成果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3.代表性专著成果

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进一步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理论化、社会化,集中性地形成有特色的集束性的学术专著,使教研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三、学术交流

1.承办各类学术研讨会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2.高规格的学术讲座

更好地营造科研氛围,把握前沿学术动态,文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高层论坛、学术活动以及“名家讲堂”活动,旨在拓宽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增强学术功底。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四、服务地方

我院借助优越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漯河市许慎文化园、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金水区文化路一小、郑州市丽水外国语学校等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今后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郑州师范学院“学术活动月”之科研成果展——文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