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編者按:從第一季的《演員的誕生》到2.0升級版《我就是演員》,其節目始終熱度不減,從對撕到出海,升級過後的《我就是演員》更是成為好演員的專業秀場。

繼《這就是灌籃》出海,版權被購後,《我還是演員》緊隨其上。11月11日晚,浙江衛視就《我就是演員》原創節目與美國IOI(Is or Isn't Entertainment)公司簽署模式銷售協議,授權其及合作伙伴HMP(Hollow Men Productions)公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諸多英語地區製作《我就是演員》國際版--I AM THE ACTOR。

在大陸綜藝廣受抄襲詬病之時,《我就是演員》落地北美,為綜藝創新再添一籌。這檔天生自帶光芒與話題的欄目,即便並不是一炮而紅的現象級爆品,但其全新的模式和高水準的內容,憑藉實力圈粉。

浪尖上的高熱度

2017年《演員的誕生》落地。

3期網絡播放量破5.3億,在同期綜藝類節目中一路領跑,更是掀起了一場關於“演技”優劣的大討論。

一開始袁立與節目組的對撕,讓網友將其稱之為《戲精的誕生》,通過對撕收穫了高收視。最終《演員的誕生》網絡播放量總計超12億,微博話題閱讀量則達到了34億,畫上完美句號。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今年9月,《演員的誕生》更名為《我就是演員》再戰市場,由“誕生”轉為“見證”,“和觀眾一起見證這些好演員的表演”。

到目前為止話題,#我就是演員#在今日頭條的閱讀量已經超過4億,討論度破5萬,圍繞導師、演員間的話題爆點不斷,“章子怡評價張馨予”、“任素汐左小青太會演”、孫茜和張小斐因節目中的“捋劇本”風波等多個話題登上熱搜榜,引發全網熱議。

《我就是演員》堪稱話題製造機,同時節目的高熱度的洗白功力更是讓眾演員“眼紅”。

凌瀟肅就在該節目下成功洗白。

《回家的誘惑》的浪子形象加上與姚晨的失敗婚姻,凌瀟肅的渣男標籤被千夫所指。登上《演員》的舞臺後,凌瀟肅的演技獲得了評委的一致認可,宋丹丹更是對其表達出“肅然起敬”的讚賞,此後凌瀟肅演技好的評論開始鋪天蓋地湧來,有網友更是爆料並指出姚晨婚內出軌4次,而凌瀟肅才是受害者。

這檔節目的光彩就在於此——讓好演員被看見。通過2017年的打磨,《我就是演員》的節目製作團隊也找到了更為準確的方向,在2018年進入其高光時刻。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據騰訊視頻的數據顯示,《我就是演員》自今年9月上線以來,每一期的播放量均實現破億次,最高則達到2.02億次,節目的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5.4分上升至7.1分。

《我就是演員》高歌猛進,其他表演競技類節目卻一次次跳入火坑。

湖南衛視《一年級大學季》和《一年級畢業季》,兩季節目都是圍繞“學習表演”進行,更是把場景直接搬到上戲,加上袁姍姍、佟大為、陳建斌話題與實力演員加持,做專業競技的決心無疑,但由於節目中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點過於激烈,沖淡了學習演技的大主題,最終成就了一場場“戲精本精”的互撕大戲。

孟子義被換掉女主角大哭,虞書欣對著隊長犯花痴,“每集必撕逼”和“無CP不成局”的套路顯露無疑,網友評價:真人秀排出了偶像劇的感覺,《一年級》靠“作”撐起熱度!

最終在罵聲中,豆瓣評分5.1、5.3。想憑藉《一年級》一炮而紅的佟夢實、邢菲、王梓薇、成毅、孟子義等學員更是毫無聲量,泯然眾人。

缺口+需求的雙風口

“碎片化”娛樂時代的到來,在傳播平臺和渠道的疊加下,受眾細分趨勢越來越明顯,綜藝便開始小口切入。養成類、音樂類、親子類、觀察類等在市場上拼的你死我活,唯獨專業的表演競技類節目始終沒有強有力的入局者。

無論是《一年級大學季》和《一年級畢業季》以及《超次元偶像》,他們試圖把演員、演技融入節目中,但真人秀依然是核心,表演淪為點綴。而《演員的誕生》用表演填滿整場節目的綜藝尚屬首次。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同時近年來資本的瘋狂湧入,流量造星下的速食迭代,不少小鮮肉佔據大半影視市場,好的演員只能偷偷躲在角落裡“潛伏”。

《我就是演員》的總導演吳彤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節目出來的是好演員,有演技的演員,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據瞭解在《我就是演員》開錄前已經有了150多位備選演員,節目對演員進行精挑細選,讓演員本身的演技產生爆發力。

話劇女王任素汐靠電影《驢得水》進軍影視圈,但由於外貌並不出眾,流量不足始終未能再掀波瀾,而此次《我就是演員》則是任素汐的重要突破口。

任素汐表示:“我來到這個舞臺,是因為我看到好多好的劇本,他們都不來找我,我想讓他們知道,我可以演的很好,請你們相信我!”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結果也正如總導演吳彤所期待的那樣,《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挖出了辛芷蕾、劉敏濤等一批埋藏在市場邊緣的實力演員,通過節目,他們演繹出來的作品得到了肯定,演技被重新認可。上季冠軍週一圍更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在《演員的誕生》結束後,參加《聲臨其境》,參演《創業時代》等片約不斷。

可以說,《我就是演員》正在超越娛樂節目本身,為整個行業帶來福利——好演員的春天降臨。

極致專業

在從業的第十年,“這是我做過最難的節目。”這是操刀過《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吳彤發來的吶喊。

吳彤早期在接受採訪中說道:“在節目定調上是偏向娛樂還是專業?顯然,以娛樂為主能夠有收視保證,專業偏向則面臨挑戰;另一方面,在高雅與通俗之間如何把握好度,與觀眾產生共鳴,這也特別為難。我後來還是選擇了最難做的專業偏向,我個人是覺得專業上做到極致,還是會有人看。

不再像上一季主打“撕逼戰”,作為《演員的誕生》2.0的升級版,吳彤對《我就是演員》的專業化要求更是達到了極致。

據瞭解,在《我就是演員》第一次正式開錄前,吳彤一天只睡一個半小時,除了睡覺的時候不用手機,其餘時間他都不撒手。一次飛機落地,吳彤的手機開機後一下跳出1300多條微信未讀消息。

為了增強專業性,《我就是演員》中特意加入了“導演”這一角色。原本“演技導師+專業評審團”的評委陣容,變為“演技導師+導演+專業評審團”的三方評審陣容。

如果說導師建議的出發點是自身對演戲的理解,導演則是站在更廣闊的視野去引導和激發演員的認知和潛能,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表演,是導演和演員互相成就的過程,導演的功力和演員的功力是成正比的。

《我就是演員》的導演團隊全是實力咖。為了能撼動名導,吳彤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溝通,許鞍華、賈樟柯,最終幾乎是免費登上《我就是演員》,這在節目的專業化上無疑是插了一根定海神針。

“有一個很懂戲的導演幫他去導,演員就‘發光’了,當你沒有經驗的時候,你有一個好的導演,你就有了一把尺子,這個尺子是有刻度的。”章子怡說。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我希望節目導演和編劇、演員,在舞臺上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合作的閉環。”吳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按照節目規則,導演們會帶著自己的御用編劇團隊進行創作。而首期節目,電影《豔紅》就是陳凱歌導演和編劇何冀平搭配演員花費20多個小時打造的10分鐘電影大片。

“戲精”不在的專業化舞臺

《我就是演員》追求極致專業。

11月11日《我就是演員》成功落地北美市場,地位再次升級,這檔專業表演競技節目不僅給國內表演者帶來春天,也給國際綜藝市場帶去一縷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