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山東茌平:20400戶村民將實現冬季取暖煤改氣

2017 年3 月,環保部等四部委聯合京津冀豫魯晉六地政府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 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將“2+26”城市列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首批實施範圍。2017 年也是國務院頒佈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因此京津冀地區的霧霾治理更是令人關注。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2+26”城市開始了大規模的“煤改氣”行動。事實上,“煤改氣”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在2015 年的時候,全國多地就陸續開始實施了“氣改”計劃,但效果並不理想。客觀而言,此次政府主導下的“煤改氣”引起了諸多的爭議。

“煤改氣”引發“氣荒”從中央到地方,我國早已下定治理大氣汙染的決心,未來的冬季將不再是霧霾的集中季。冬季重汙染天氣“削峰”工作,正在加速推進。作為北方霧霾的重要來源,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燒自然在整治之列。2016年10 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七次會議後,國家陸續在京周邊設立“禁煤區”。同時,各省市也都開始大力推進“煤改氣”工程。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中原油田:低溫大雪天氣確保天然氣安全外輸

2017 年,在環保重壓之下,各地掀起了“煤改氣”熱潮,隨著冬季保供期來臨,天然氣供應形勢愈發嚴峻,採暖季來了,卻出現“氣荒”的尷尬情形。每年的11 月15 日前後是中國華北地區開始採暖供暖的日子,但2017—2018 年採暖季,華北很多城市和農村居民至今還在零攝氏度以下的寒冬中等待著暖氣的到來。這是因為一個席捲華北的大工程——“煤改氣”,出現了未按時完工和無氣源供應的窘境。

由於工期太趕等原因,許多地區沒有按時完成“煤改氣”的施工改造,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等多地出現“煤改氣”工程接續不上、無法正常供暖導致群眾受凍的情形。在華北農村,冬天取暖燒的散煤是主要的大氣汙染源之一。為在2017 年這個“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和考核之年,完成北京市年均PM2.5 濃度降至60 微克/ 立方米等目標。隨著“煤改氣”等工程的推進,近期部分地區出現了一些天然氣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問題。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7 年1—10 月份,中國天然氣進口5 416.5 萬噸,同比增長了24.9%。其中,液化天然氣(LNG)進口2 909.2 萬噸,創下了歷史的新高,同比增長47.7%。分析我國在“煤改氣”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出現“氣荒”的主要原因:第一,我們在推行“煤改氣”的過程中,在需求側通過運用行政手段進行強勢替代,造成了短期內天然氣的需求大量增長。而供應增長相對滯後,管網基礎設施與供應來源跟不上需求的增長,由此導致了短時期之內供應的緊張。第二,從2017 年1—10 月份,我國天然氣進口總量增幅接近25%,特別是7—10 月份的增幅將近45%。到了11 月份供暖季之後,增幅繼續增長。在短時間內有如此高速的增長,使得很難在國際市場上找到氣源,為了降低成本只能從中亞地區進口,但中亞各國氣態天然氣居多,這給供應管道帶來了巨大壓力。第三,我們國家資源特點是富煤缺油少氣,自身天然氣供應能源不足。短期內需求的大量增加,只能依靠進口來滿足。第四,由於天然氣定價的市場化改革相對滯後,也直接導致了供應的短缺。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煉廠

目前,部分地區LNG 的價格甚至達到了9 000 元以上,相當於每立方米價格為6.5 元,這可以視為增加天然氣供應的邊際成本。而居民供暖的門站價格僅為2元/ 立方米,工商業的門站價格為3 元/ 立方米左右。價格的倒掛,導致了天然氣供應缺乏增加供給的積極性。此外,我國天然氣儲氣設備的設施基礎還十分薄弱。目前我國的儲氣庫還不到20 座,有效儲氣量僅佔天然氣消費的2% 左右,遠遠低於16% 的國際水平。因此,大規模推行“煤改氣”,氣源短缺的問題已嚴重凸顯。激進“煤改氣”背後的動因在引發大規模氣荒並導致多個地方供暖出現問題後,河北省官方終於承認2017 年該省的“煤改氣(電)”過於激進,工程量超出了預期。據《中國青年報》援引河北省住建廳燃熱中心主任焦世清2017 年12 月11日在環保部與河北省一次媒體座談會上的介紹,截至2017 年12 月10 日,河北省在2017 年全年完成農村“煤改氣”、電代煤共計253 萬戶,其中“煤改氣”完成了231 萬戶。

據河北省發改委2017 年10 月23 日下發的《十九大和迎峰度冬期間煤電油氣運要素保供方案》(下稱《保供方案》)稱,“當前各市推進氣代煤熱情高漲,各市上報的計劃改造戶數超出省下達任務量近100 萬戶,嚴重超出氣源的保供能力。”11 月7 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北省大氣汙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於文學介紹,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完成“雙代”驗收通氣通電戶數233.9 萬戶,與原計劃180 萬戶相比,超額完成近30%。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認為,地方超額、超前完成上述《供保方案》的原定任務,其動力可能是因為財政補貼和政績衝動,“國家目前對煤改氣、煤改電有支持,未來的補貼支持政策尚不明確,有些地方希望趁著有補貼加緊推進。另外有些地方可能認為幹得多有政績,幹得少要挨批,因此爭取超額完成任務。”中央財政的確對2017 年華北地區的“煤改氣(電)”工程投入了鉅額財政補貼。

據2017 年5 月財政部、住建部、環保部等聯合發佈的《關於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的通知》中規定,在3 年的“煤改氣”試點示範期間內,中央財政按照城市規模分檔予以補貼,其中直轄市每年安排10 億元,省會城市每年安排7 億元,地級城市每年安排5 億元。如此,在“2+26”城市群中,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每年分別可以獲得20 億、28 億、110 億元的中央財政支持,28 個城市每年可獲得中央財政獎補158 億元,3 年總共474 億元。面對鉅額補貼的刺激,“煤改氣”工程出現了狂飆突進,由此也就導致了2017—2018 年採暖季波及整個華北地區甚至全國的天然氣氣荒。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實際上,對2017 年冬季氣象預報進行分析,京津冀地區的霧霾天氣的確有所減少,這自然與“煤改氣”是分不開的。但京津冀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本身也不利於霧霾的擴散。即便是河北省超標完成了“煤改氣”計劃,但農村地區的散煤取暖還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對於“煤改氣”而言,需要改的就是散煤取暖問題。

在2017 年11 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了《2017 年中國散煤治理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指出,在河北、山西、天津、山東等農村及城郊區域,散煤取暖還是普遍存在。因此,報告建議,要對散煤取暖嚴加控制。事實上,全國每年散煤的消費量達到了近8 億噸,其中京津冀地區佔到了很大一部分,如果這部分散煤完全能夠用天然氣來取代,那麼京津冀地區的PM2.5 的濃度將會下降8 微克/ 立方米。

但散煤治理是極為困難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強教授表示,所謂散煤指的是除了電力及工業的集中用煤之外的煤炭,包括各類小鍋爐、小作坊、居民生活與取暖、部分服務業使用的煤炭。我國每天的集中利用率並不是特別高,只有60% 左右。在散煤利用中,民用散煤、工業小鍋爐、工業小窯爐各佔三分之一,採暖中的散煤佔到了民用散煤的大多數,每年耗費2.2 億噸,基本上是在農村地區、城鄉接合部。散煤主要是灰分、硫分含量高的劣質煤,在燃燒過程中往往沒有脫硝、脫硫、除塵處理,採取直接燃燒、直接排放,點多面廣,因此汙染嚴重而且難以監管。環保部在2016 年的時候,對京津冀農村地區銷售的散煤進行質量抽驗時發現,散煤的質量較差,汙染物嚴重超標,其中北京地區的超標率達到了20%,天津地區的超標率超過了26%,而河北邢臺、衡水等地的超標率超過了38%。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山東茌平:20400戶村民將實現冬季取暖煤改氣

研究表明,燃燒1 噸的散煤,其排放的大氣汙染物是電煤的10 倍以上。這也是京津冀地區一到冬季就汙染超標的重要原因,在部分時段或特殊的天氣情況下,散煤燃燒所排放的汙染物甚至超過了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的排放量。在京津冀地區,每年取暖季散煤的使用量能夠達到4 000 萬噸,佔到這些地區煤炭使用總量的10% 左右,但對該區域的汙染物貢獻量能夠達到50%。實際上,在京津冀地區,90% 以上的散煤是用於冬季採暖,其燃燒過程中對大氣PM2.5 的貢獻量每年達到了9.2 微克/ 立方米。從這個意義上看,民用採暖清潔化是減輕大氣汙染的重要途徑。如果這部分散煤燃燒能夠用清潔化的方式予以替代,是可以實現京津冀地區PM2.5 年平均濃度8 微克/ 立方米的目標。因此,“煤改氣”的重點應該改造農村、城鄉接合部的民用散煤方式,用更加清潔的能源去替代,天然氣只是其中的一種替代方式,並不是全部,畢竟天然氣燃燒過程也會產生氮氧化物。

在散煤替代的過程中,還需要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基礎上提升農村建築物、爐具的能效,這樣可以大大節約替代能源使用率的30%。就2017—2018 年採暖季中“煤改氣”行動看,京津冀地區“2+26”城市中完成的改造行動,可以替代燃煤1 000 萬噸左右,在這個過程中也淘汰了工業小鍋爐5 萬臺,基本上實現了京津冀地區周邊1 萬平方千米的禁煤區域。從成本上考量,“煤改電”取暖的成本約為散煤燃燒的4 ~ 5 倍,“煤改氣”取暖的成本比“煤改電”稍微低一些,但也是散煤成本的2 ~ 3 倍。因為無論是“煤改氣”還是“煤改電”,在改造的過程中並不僅僅是取暖設施及燃燒設備的改造與淘汰,還包括電網建設、燃氣管道鋪設等成本在內。在這個過程中,要降低成本,必須提高農村建築物、爐具的能效,進而降低單位面積內替代能源的使用量,進而從整體上降低成本。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對於散煤取暖模式的改造,各地也應該按照各地的資源、氣候等條件來因地推進,不宜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只有做好因地制宜,才能保障清潔能源的持久運行,也才能確保環境效益的持久發揮。中國環境科學院柴發河研究員表示,在散煤治理過程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要嚴格控制散煤的使用率,大力推進替代清潔能源,逐步淘汰落後的採暖爐具,在城鄉接合部這些地區可以採取集中供暖,避免居民使用散煤取暖。第二,逐步提升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第三,待條件成熟之後,再完全實行無煤化。整體而言,無煤化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循序漸進穩步推行。

為應對馬上到來的供暖季,10月26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重點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宣傳工作動員會會議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等是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地區,也是攻堅行動的主戰場,要準確把握宣傳工作重點任務,在宣傳方面也要作榜樣、作表率、作示範。要做好新聞發佈,加強議題設置。各重點地區要每月召開一次例行新聞發佈會,要主動曝光不作為、亂作為的典型違法案件,圍繞攻堅行動組織採訪報道,宣傳治理成效,增強人們信心。同時堅決禁止一刀切。

今天北京的初霾有點晚!煤改氣今年準備妥當了嗎

關於環保時評

環保時評,為您提供新鮮、準確的環保信息,犀利點評環保熱點,專業回答環保問題。生態文明進行時,環保永遠在路上。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處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