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是如何完成人生的逆襲?

說起明朝最有名的太監,當屬天啟年間的魏忠賢了。被時人稱為“九千九百歲”,就比皇帝老二少了一百歲,可見其權力之大。

可這麼一位在當時隻手遮天的人物,居然是胸無點墨的混混出身,著實令人震驚。那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之巔峰呢?

人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是如何完成人生的逆襲?

魏忠賢小時候家裡很窮,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又沒錢讀書,便常常在街頭廝混,平素最喜歡跟人賭博喝酒,打架鬥毆,典型的一個小混混。

有一次,他跟人賭博大輸後,被人嘲笑,感到很鬱悶,便朝著他的那些賭友們吼道:輸光了又咋樣,我到皇宮當太監還不成嗎?當時大家還以為是他的一句玩笑話,卻沒想到這個魏忠賢還說幹就幹。眾人一片愕然。

這個時候的魏忠賢已經有四十幾歲了,按他這樣的年紀淨身入宮,又沒啥背景,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希望在宮中立足的,可他卻不這麼想。

人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是如何完成人生的逆襲?

魏忠賢自萬曆年間被選入宮後,隸屬於太監孫暹,靠巴結他進入了甲字庫。早年混跡街頭的他,既沒文化,也沒本事,卻極善於察言觀色,溜鬚拍馬,於是請求做皇長孫的母親王才人的典膳,以便巴結王才人面前的紅人魏朝。

這個魏朝被魏忠賢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便經常在王才人面前為魏忠賢美言,這一來二去的,王才人也就漸漸喜歡上了魏忠賢,把他留在了身邊伺候。在此期間,魏忠賢便結識了客氏。

這個客氏是皇長孫的乳母,一向與魏朝有染,魏忠賢進宮後,客氏又與他好上了,逐漸冷落了魏朝,這沒辦法,“新人笑,舊人哭”之故事,並不只適用於女人啊。

人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是如何完成人生的逆襲?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是魏忠賢時來運轉的一年。這一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在一個月內先後駕崩,皇長孫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次年改元天啟。沉寂多年的魏忠賢,好日子終於來了。

由於平日裡,魏忠賢和客氏最受朱由校寵信,登基後,朱由校封客氏為奉聖夫人,並破例提拔不識字的魏忠賢從惜薪司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並恩澤其族,封魏忠賢的哥哥魏釗為錦衣衛千戶。

魏忠賢的好運並不僅限於此。明熹宗朱由校是一個木匠皇帝,好動斧鋸以及塗漆之類的事情,樂此不疲。魏忠賢便經常在朱由校玩得最投入的時候奏事,朱由校不耐煩,怒道:我知道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因此,魏忠賢更加有恃無恐,作威作福了。

人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是如何完成人生的逆襲?

背靠皇權的魏忠賢,如日中天,在朝中廣植黨羽,將不同己見的人通通歸為東林黨人加以迫害,如此百官便紛紛予以附和,有人私下稱他為“九千九百歲”,甚至還有諂媚之人為他修建了生祠以“頌其德”,可見其權勢之盛。

從市井無賴到權傾朝野,只用了十數年,便實現華麗的轉身,歷朝太監之最,為忠賢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