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考过公考的人,都知道,公考的行测试题一包括五个部分,即: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发现这五个部分,自己很难全都掌握,要不是常识差,要不是判断推理差,再不就是数量关系差......总之,总感觉自己有拖后腿的模块。小编想说的是,小编感觉自己哪那都差,尤其是常识和数量,几乎很难得高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蒙的。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编逐渐有所舍弃,舍的就是常识和数量,然后重点提高言语、逻辑和资料。通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编发现资料相对其他两个模块来说更容易提高。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只要你能看懂题目;其次,你能从材料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再次,你能记住相应的公式;最后,你能快速算出正确答案即可。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在上次的分享中,小编已经分享过了一些公式和速算技巧。接下来呢,在最后冲刺的半个月里,小编会继续跟大家分享小编的一些学习心得,也希望能够互动沟通,大家共同进步。那么,下面大家就直接开始吧。

1、必须知道的分数百分数转化

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 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6% 1/14=7.1% 1/15=6.7% 1/16=6.25%

1/17=5.8% 1/18=5.5% 1/19=5.26% 1/20=5%

大家都知道资料分析中给我们的增长率什么的都是这样的百分数,当知道这些百分数的对应的分数之后,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分数,这样进行乘除就简单多了。这样的例子太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不信大家就去实践一下吧。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2、比重趋势

分子增速>分母增速,则比重上升;分子增速

例如:2015年的粮食产量有2376吨,同比增长率为13.7%,粮食种植面积为345公顷,同比增长率为18.5%,则今年的单位粮食产量较去年上涨还是下降了?

解析:已知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种植总面积,因此,分子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13.7%,分母的增长率为18.5%,分子的增长率这样作的话,是不是感觉简单多了。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3、年均增长率

考过江苏省考的同学一定知道江苏几乎每年都会考年均增长率,一般情况下是给你连续四或五年的值去求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的公式=(1+R)^n=末期/基期(n=年份差)。

例如:某地方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253万吨,到2015年增长到453万吨,那么2010年到2015年该地方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 )?

A、10% B、14% C、19% D、25%

套用公式(1+R)^5=453/253 ,这时候我们要记住这几个数字:1.1^4=1.46、1.15^4=1.75、1.2^4=1.46 。因为通过多年的考试经验可得,R一般在10%到20%上下浮动,这时候可以带入选项进行验证。带入选项验证之后,发现答案选B。

公考中,最容易提分的就是它,最后的冲刺,学起来

当知道这些公式和方法之后,就开始大量的做题,在做题中进行反复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进步,不一定要求你每天记很多公式和做很多道题,只要你能每天记一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你终将发生质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