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在唐代诗坛上,以下两首诗和词,虽然不能算是家喻户晓,但人气指数也够高的。

一首标题为《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即便有些读者对全诗不熟悉,但提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大多能够脱口而出。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还有一首名为《望江南》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唐代文坛并不以词为盛。而这首词被后人评论为: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有李白之才,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这两首诗词的作者,就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温氏在晚唐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现代著名词学大师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如生于812年,则只有54岁。

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到了温庭筠的时候,温氏家世已衰微。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像很多唐代才子一样,温庭筠从小就很聪明,又加上他喜读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因为聪慧,还落下一个绰号:温八叉。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七步成诗之说,然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还是极不寻常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绝世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俊士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顶着晚唐著名诗人头衔的温庭筠,虽然诗才惊人,文名高著,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却处处碰壁。青年时期,混得并不得意。

不知为何,直到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温庭筠38岁时才开始应举(此从生于801年算起),步入当时读书人应该走的路途上去。

然而,信心满满的温庭筠只在京兆府试中了榜副,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直接的原因,据说这一年发生了唐文宗子庄恪太子李永暴亡事件,温庭筠似乎也卷入了此事件的是是非非之中。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据《新唐书列传第七》等相关史料记载:

李永,(?—839年)庄恪太子,唐文宗李昂子,母王德妃。大和六年,李永被立为太子。旨意传出,天下都认为文宗的决定很正确。但是李永被立为太子后就陷入了后宫斗争之中。

大和九年的甘露之变使得文宗铲除宦官集团的计划失败,从此文宗在国家大事上,形同傀儡,听从于宦官,但在内廷则可是他说了算,对于谁当太子,宦官们不感兴趣,乐的见他们争斗,反正最后谁当皇帝自己说了算。

李永性喜娱乐,老师多次劝谏他,都不听从。使得反对他的人找到了他的把柄。而此时王德妃不再得宠,得宠的是杨贤妃,她不满李永,多次在文宗面前诋毁李永,而且引出物证人证,使得文宗不得不信。说得多了,文宗对李永也不满起来,终于发怒了,他把群臣招来,商议废太子之事。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泪流为太子争辩,见大臣如此拥护太子,文宗心中有所动摇,没有马上下诏废太子。后来群臣接连上奏劝解,文宗也改变了废太子的心思,只是诛杀了他身边的一些人。

李永受了这场莫名其妙的打击,心中很憋屈,就在这一年突然死亡。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鄠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又去应试。这次应试是北山侍郎沈询主春闱,温庭筠却由于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成了中国科举史上著名的“考场案”之一。

事件的起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当“枪手”是出了名的了。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为了防止作弊事件的再次发生,主考把防范的重点放在了温庭筠身上,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主考在自己脸面前为温庭筠专设了一个考生席,与周围其他考生隔离出一段距离。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温庭筠一看如此重点照顾他,加之考试当天身体不太舒服,就提前交了卷,并因此和主考沈询发生了争执,沈询给温庭筠加了一个扰乱科场的大帽子。即便如此,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温庭筠又没能中。

而且据史书记载,大中九年这次科举考试最终还是出了大事。这年考试题目泄露了出去,温庭筠是不是因为提前知道了考题才能帮助八个考生,实情不得而知,但温庭筠的捷才却又一次在大唐国土上传扬开来。这次考试后,御史上书弹劾,皇上大怒,处理了好几个和考试有关的官员。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为隋州隋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吧。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回朝中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级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

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 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不知是到方城后不久死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笔记体著作《北梦琐言》记载,这次被贬方城尉还同温庭筠得罪皇帝有关系。在一个冬日里,天色比较阴暗,爱好微服出行的宣宗跟温庭筠在一个旅馆里凑巧遇上了,但他俩当时互不认识;温比较傲慢,而且还带有戏谑的口吻问宣宗:“您不就是当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吗?”在得到否认后,温又继续问询:“那么,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人吧?”对温所涉的一众小官,宣宗只得说道:“皆非也!”

回宫后,宣宗心里实在觉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温贬谪到了方城当县尉去。看来你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呈口舌之利,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

考试当“枪手”的鼻祖:考官眼皮下作弊,直接降为副处

温临行前,一群诗友设宴给他送行,在大家为这次送行所做的诗里,诗人纪唐夫的七律诗是写得最好的,其诗云: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且尽绿醹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温庭筠还有一个红颜知己,就是晚唐名女人鱼玄机,她曾经写过一首缠绵悱恻的《冬夜寄温飞卿》,诗云: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