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的有“春節效應”嗎?

春節臨近,“持幣過年”還是“持股過年”的老問題又擺在了投資者面前,尤其是剛剛經歷完“慘痛”的2018,儘管2019已漸漸“春風徐來”,海外風險階段性回穩,國內信用擴張預期出現改善,改革減稅基建等政策也在不斷推進落實,但市場仍是在一片“將信將疑”漲一休一。那麼新的一年,“春季躁動”是否會如期上演,今年“春節效應”裡又有哪些線索可以搶佔先機?

A股投資:一年之計在於春

統計過去10年A股市場的運行規律,可以發現:年初確實是相對較好的盈利時間段,尤其是春節前後!具體而言:除卻2016年“熔斷”和2018年美股“閃崩”波及,春節前10個交易日至春節後10個交易日,各大指數大概率實現區間上漲,其中小盤股向上彈性更為突出。

表1:春節前後20個交易日相關指數漲跌幅(%)

A股真的有“春节效应”吗?

數據來自:wind,歷年春節前10個交易日-後10個交易日

歷史的韻腳:“持股過年”的三大邏輯

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但總壓著相同的韻腳,歷年來市場上演“春季躁動”抑或是“春節效應”,往往有三個原因,但2019“春節效應”有所同!有所不同!

1、經濟和盈利數據空窗期:歷史來看,由於1、2月份經濟數據披露的較少,基本面變動難以證偽,為市場博弈留下了空間,A股表現出較強的規律性。但站在2019年,企業盈利還在放緩,市場一致預期還未調整到位,尤其是創業板商譽減值問題仍需待消化,此前“小盤股”彈性更為突出的風格特徵恐難持續,成長股盈利增速斷崖風險下,春節前風險或大於收益。但調整也將為節後預留更大的彈性空間,伴隨創業板18年報利空消化,節後市場在減稅降費“落地生根”,企業“輕裝上陣”政策催化下,中小創有望迎來投資性機會,“春節效應”不會缺席。

2、流動性階段性回暖:一方面,央行為應對節前社會流動性需求增加,會加大公開市場投放力度,同時配合銀行應對節後開工“旺季”迎來的信貸高峰,貨幣政策會階段性寬鬆,宏觀流動性在春節期間顯著回暖。2019年也不例外,全面降準“逆週期調節”,16日更是以5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創下有紀錄來新高;另一方面,春節前後由於公司發放獎金,年底結賬,居民可支配資金提升,資產配置需求增多,而公募基金在經歷上年底清算排名後,一季度也迎來了調倉、建倉的高峰期,無論是個人投資者抑或是機構投資者進場概率都有所增加。

A股真的有“春节效应”吗?

數據來自:wind,截至2019-01-16

3、政策預期升溫:通常春節後兩會召開在即,政策密集出臺的預期及落地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投資者“春節前”佈局心態更為積極。2019政策的腳步來的更早,近期發改委、央行、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人社部六位部長輪番亮相,政策定力不斷加強,基建補短領域的項目批覆超出市場預期,穩就業促消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相關預期越來越樂觀。預計隨著節後“兩會”市場改革預期被逐步證實,A股活躍度會相比以往顯著提升。

2019“春節效應”——政策主題投資備受青睞

在經濟下行,盈利預期尚存分歧,A股景氣板塊較為稀缺背景下,2019的“春節效應”較適合做主題投資,躁動行情或圍繞“減稅促消費”+“新基建”展開:一是宏觀層面降稅降費、基建託底方向最明確;二是春節消費預期提振下,消費盈利預期仍然較高;三是帶著新經濟標籤的個股前期跌幅最深,經濟新舊轉換之際,相關公司業績和股價彈性十足,建議“春節效應”期間可積極關注。

本文源自富國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