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一说杜月笙,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张啸林。见了他,杜月笙也得叫他一声大哥。张啸林在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名叫大林。张啸林这个名字是他在上海当流氓当出了名以后才改的,寓意“猛虎啸于林”。

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1897年,张啸林20岁,全家在乡下实在难以为继,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杭州拱宸桥,张啸林和哥哥都进了杭州一家纺织绸缎机场当学工。

但进了机房之后,张啸林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与地痞流氓为伍,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各个老板对他都深恶痛绝,大家谁也不肯再雇用他。

1903年,张啸林迫于生计考入了浙江武备学堂。在校期间,他与周凤岐,夏超,张载阳等人结为密友,这是他后来能勾搭上一些军阀的缘由。

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在学校,张啸林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用在钻营结交官府衙役,扩张自己的流氓势力上。他未毕业就离开武备学堂,在杭州府衙的第一领班李休堂先生手下当跑腿。

不久,他依靠地方官的势力在拱宸桥一带,开了一间茶馆,并把此处作为结交地痞流氓,聚众赌博的据点。

当时,拱宸桥一带有个赌棍,学名“西湖珍宝”,拥有相当的实力。张啸林采取小恩小惠的方法,勾引他的赌徒过来,扩大自己的实力。不想被西湖珍宝知道了,此宝愤怒无比,纠集一帮恶棍与张啸林大打出手。张啸林被打的狼狈不堪,无法在拱宸桥立足,不得不另谋出路。

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辛亥革命后,张啸林参加了三合会,成为一名普通的门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洪门大哥杭辛斋,并靠着杭辛斋的关系,利用了一些昔日机厂朋友做班底,组建发展成为颇有势力的一霸。

有一次张啸林喝醉了酒,在回家途中,经过拱宸桥附近时,看到几个人围殴一个人,他就上前劝说。那几个人嫌他多嘴,就同他动起手来。他什么真实没有经历过,一脚飞起向其中一人下身踢去,正中睾丸,那人当场身亡。张啸林知道闯了大祸,急忙脱身,连夜飞奔到上海。

张啸林在上海经过同乡投机商人黄楚九的介绍,拜入青帮大字辈樊理远为“老头子”。由于张啸林有些文化,又很快懂了道上的术语,下一本流氓都称他张爷叔。

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张啸林在东昌码头混饭吃,与流氓有勾结,货源商就和他商量,如果能保护每辆船在码头上的货物不受损失,就按货物所值钱的一定比例给他一些保护费。

张啸林觉得有油水可捞,就在水库码头的流氓中寻找合作者,结果他找到了一个外号叫“水果月笙”的杜月笙。此时,杜月笙也还没有大红。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展开合作。杜月笙把杭州客商船上的货物引渡到小浦东卸货,从中收取保护费。这事很快被其他流氓获悉,他们互相勾结,与张啸林明争暗抢,在十六铺码头发生一场恶战。

杜月笙也要叫他一声“大哥”,不惭愧的说,他当得起!

这场恶战因为涉及各自的利益,简直就是你死我活,没命的干。杜月笙这帮最终因寡不敌众,被其他流氓打的落花流水,他本人也被打得奄奄一息。张啸林把杜月笙背到自己租的房子中,寻医整治并精心调养。当时张啸林经济也困难重重,但他还是当了自己的棉衣,支付了杜月笙的医疗费。

因此,杜月笙对张啸林的救命之恩终身不忘。这个大哥,张啸林当得起。

这期间,通过关系介绍,张啸林也认识了黄金荣。但黄金荣觉得他这个杭州玩来的小痞子,入不了自己的“法眼”,没有必要交往,所以,只是见过面,一直没有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