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瞭解小米的商業模式(深度好文)

小米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自主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的產品主要包括MIUI(基於Android的手機操作系統)、米聊、手機、電視、盒子等1。小米成立於2010年4月,歷經4年時間,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超過蘋果。2013年,小米總計售出了1870萬臺手機,增長160%;含稅收入316億元,增長150%,其中小米配件及周邊產品超過了10億元;MIUI用戶數突破了3000萬。此外,小米擁有6大倉儲中心、18家小米之家旗艦店、436家維修網點。至2014年初,公司員工逾4000人。

3分鐘瞭解小米的商業模式(深度好文)

小米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其獨特的商業模式: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在業務層面,小米不僅向用戶銷售硬件,還提供軟件和服務;在戰略層面,小米將互聯網服務的思維導入硬件和軟件業務,產生了眾多創新。我們認為小米的“鐵人三項”戰略有如下特點:追求互聯網入口價值,用戶參與,互聯網營銷,少就是多,廣交朋友。

2014年1月2日,雷軍表示今年至少供貨4000萬臺手機。而雷軍隨後在3月30日透露,小米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已經達到1500萬臺,就目前看來,4000萬臺只是及格成績,預計全年將達到6000萬臺,2015年目標為設定為1億臺。

小米為什麼能在4年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一種觀點認為,小米的成功在於飢餓營銷。但是,小米手機問世之後,效仿者不在少數,甚至包括三星、華為,為何小米一騎絕塵?

小米的成功,根本原因在於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小米商業模式,就是雷軍提出的“鐵人三項”: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小米打造的是“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型公司。小米不追求在其中某一項的第一,而追求三項綜合得分的領先。

3分鐘瞭解小米的商業模式(深度好文)

小米實現了“鐵人三項”在業務層面的整合。


小米不止是手機公司。目前為止,小米的銷售收入絕大部分來自硬件,且其中大部分來自手機,給人“小米是一個手機公司”的感覺。然而,小米將手機硬件賣給用戶之後,其軟件支持和互聯網服務才剛剛開始,有別於以硬件為核心的傳統手機公司;另外,小米的產品線已經拓展到電視、機頂盒、路由器,我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小米的觸角還將延伸到更多的品類。

3分鐘瞭解小米的商業模式(深度好文)

對小米而言,硬件終端是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載體。以小米3手機為例:硬件上,這款4核、5寸屏的手機在推出時採用高端配置,外觀設計簡潔大方,性能在國產手機中處於前列;軟件上,小米手機的操作系統是基於安卓開發的MIUI,這個操作系統開發完善,有很多貼心的設計,而且還在不斷吸收用戶的意見,每週更新;服務上,小米用戶可以獲得WiFi快速登錄、小米雲服務等一系列互聯網服務,用戶在小米論壇、微博上面發帖提問或者表達不滿,一般能能在一小時內得到回覆。

小米“鐵人三項”已經產生了互補效應。小米的“鐵人三項”中,軟件是小米的最強項,其MIUI系統是目前國內業界公認最好的應用層操作系統;硬件是重要的得分項,高配低價的策略為小米聚集了大量粉絲,是小米搶佔互聯網入口的重要工具,也是小米現金流的重要來源;而互聯網服務是小米目前的弱項,目前為止所做的嘗試都還未取得突破。用戶並未由於互聯網服務差強人意而放棄小米,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鐵人三項”模式的互補效應:用戶被小米的軟件、硬件吸引,因此也包容了小米互聯網服務中等的表現。

3分鐘瞭解小米的商業模式(深度好文)

更進一步地,小米實現了“鐵人三項”的戰略整合。

小米借鑑了很多互聯網企業的理念,比如雷軍提出的“專注、極致、口碑、快”,並將其導入硬件和軟件的經營。很多業內人士說小米“看不懂”,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小米將互聯網思維帶入硬件和軟件領域,由此派生出很多新的經營策略,比如硬件高配低價、軟件快速迭代,都是傳統的硬件、軟件企業沒有做過的。

具體而言,小米的“鐵人三項”戰略有如下幾個要點:

(1)追求互聯網入口價值。

小米定位於移動互聯網公司,意味著小米最終的目標是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的入口。當下實現利潤並不是小米最主要的目標。只要小米掌握用戶群體,未來就可以藉此產生利潤。因此,小米硬件產品的定價始終低於同類產品,軟件、互聯網服務都免費提供。這與眾多互聯網企業的免費模式異曲同工。

(2)用戶參與

雷軍經常在微博上徵集網友意見,小米產品也像遊戲一樣推出公測版,小米論壇上用戶的帖子會得到快速回復。小米尊重用戶意見,也藉此改進了自己的產品,增強了競爭力。國內很多公司都強調希望用戶參與,然而小米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在這背後,小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來響應用戶意見、組織用戶互動、免費贈送產品等等。

(3)互聯網營銷

小米不走傳統的3C賣場、專賣店渠道,只走線上渠道和運營商渠道4,且廣告投入極低。當然,這是以小米成熟的互聯網營銷手法為支撐的。

(4)少就是多

與傳統的硬件公司相比,小米的產品型號很少,這使得小米能夠集中力量開發和完善單品,最終贏得更多的用戶。

(5)廣交朋友

小米與眾多原材料供應商、代工商、配件生產商、應用開發商、素材開發商進行業務合作,還對一些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投資。雷軍在2014年初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約50家類似於小米的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鐵人三項”其實密不可分,小米追求的是三者從戰略層到業務層的交互效應;而一個用戶拿著小米產品的用戶,體驗的也是三者的綜合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