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月進口原油為記錄第二高

路透對週一公佈的海關數據計算結果顯示,中國12月原油日均進口量較上年同期飆升近30%,達到第二高位。

中國12月進口原油為記錄第二高

小型獨立煉油廠年底試圖用光年度配額補充庫存,兩座新的私營煉油廠進口原油進行試煉,推動了進口增長。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12月中國進口原油4,378萬噸,相當於1,031萬桶/日,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1,000萬桶/日以上,僅略低於11月創下的1,043萬桶/日的最高記錄。

2018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增長10.1%,達到創紀錄的4.619億噸,相當於924萬桶/日。這使得中國在2017年首次超過美國後,連續第二年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中國2018年原油進口量增加846,600桶/日--高於2017年淨增幅770,000桶/日--與荷蘭或土耳其的消費量大致相當。

諮詢機構思亞能源的Seng-Yick Tee稱,前三個季度的大部分時間,國有大型煉油企業開足馬力運行,是進口增長的主要原因,後來兩家民營大型煉油廠在試運行前也大量買入原油。

Tee表示,錦州和惠州等地的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剛剛啟動戰略儲備,也促使2018年最後幾個月進口增加,因中國抓住11月中旬以來指標油價大跌的機會。

與前幾年相比,被稱作"茶壺煉油廠"的地方煉油企業2018年的影響力有所減弱,因為其進口配額小幅增加,且新稅收政策抑制了它們對海外原油的興趣。

"與前兩年地方煉油企業引領增長不同,去年原油進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國有大型煉廠,"Tee表示。

中國2018年精煉油出口量達到紀錄高位5,864萬噸,較2017年增加12%,因政府提高出口配額,以緩解不斷加劇的國內油品過剩局面。

**天然氣進口創紀錄**

上月包括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天然氣進口達到創紀錄的92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7%。前一個月度進口紀錄是11月創下的915萬噸。

隨著中國政府加大空氣汙染治理力度,進一步將300萬戶家庭的冬季取暖由煤改氣,去年天然氣這種清潔燃料的需求也再度強勁增長,促進了大量進口。

全年天然氣進口較2017年增長31.9%,達到9,039萬噸,在10月取代日本之後一直是全球天然氣第一大進口國。

若單論液化天然氣進口一項,中國則是在2017年超越韓國後,連續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

為避免出現2017/2018年冬季那樣的供應短缺,國有能源公司加大液化天然氣進口,並建立了龐大的地下儲備庫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