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起兵反奉功败垂成的致命原因,只懂军事,不知江湖

郭松龄,奉系重要将领之一,与杨宇霆、姜登选、张宗昌、韩麟春、李景林并称为“奉军五虎将”,1919年2月,张作霖重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郭调任战术教官,因而结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结下深厚的师生友谊。凭借张学良的关系,郭松龄平步青云,成为了掌握奉军精锐部队的重要人物。

郭松龄起兵反奉功败垂成的致命原因,只懂军事,不知江湖

郭松龄带兵有方,训练的新式军队战斗力飙升,在两次直奉战争中都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张作霖的肯定。但由于对张作霖没有任命他为安徽督军心存不满,且与杨宇霆等士官派存在巨大的矛盾,遂决定起兵反奉,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郭松龄早年参加革命,为的就是这一刻,他拥有了巨大军权,想占领东北成立革命政府,与南边广东即将开始的北伐遥相呼应。

郭松龄起兵反奉功败垂成的致命原因,只懂军事,不知江湖

如果仅按当时的军事形势来讲,郭应该是胜券在握。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后却落了一个兵败被杀的结局。那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致命原因导致了他注定失败的命运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看过《少帅》的人都知道,张作霖多次对张学良说:“什么是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在笔者看,这正是张作霖比郭松龄高明之处,这也正是郭失败之处。

郭松龄懂军事,但也是只懂军事而已,对于玩政治,玩江湖,完全一个外行。好比一个公司的技术高管,他只懂技术,但对管理经营,对怎样在商海中纵横捭阖一无所知,那他将永远做不了一个合格的老板,即使勉强做了老板,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郭松龄起兵反奉功败垂成的致命原因,只懂军事,不知江湖

让我们看看郭松龄起兵前后的表现,首先,做为陆大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士官派的代表杨宇霆结怨很深,如此鲜明的表现出自己的立场,自然导致相当一部分军官与其势同水火,尤其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群体,即然想起兵反奉,那就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树立一大批对手。

再看与其结盟的两个人,冯玉祥和李景林,即然形成结盟,想让这两个人真心帮他,他就应该以利诱之,尤其是地盘。冯玉祥和李景林同其他军阀一样,只有看到好处,才可能采取实际行动与你共同反奉。

郭松龄起兵反奉功败垂成的致命原因,只懂军事,不知江湖

最后,郭对日本的态度,决定了他注定要失败,也表现出其政治上的幼稚,当时日本人是决定谁胜谁负的关键因素,对于日本人提出的条件,郭一口拒绝,而反观张作霖,想都不想就把协议签了,承认不承认,以后再说。结果日本人的干涉,使得战事发生了反转,郭即使军事能力再强,也无力回天了。

所以说,郭败就败在只懂军事,而不知江湖,也就是这一点,也导致了他注定失败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