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后,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虑


《笑着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后,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虑

作者高嘉程,《奇葩大会》节目截图

如果你是《奇葩说》的忠实观众,图片中的这个男子你一定印象深刻,他叫高嘉程,范湉湉叫他“米未野鸡”。当时在《奇葩大会》的选拔现场,这个反应迅速、言辞犀利的小伙儿,让我看了三遍那期节目的录像。

我以为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人,能够进入这个时代顶尖的明星公司,一定有着非常强悍的履历和个人能力,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他和很多都市青年一样,毕业之后有过迷茫,经历过很多“憋屈”的岁月,也曾为梦想远赴他乡,当然,也曾从他乡铩羽而归,好在最终,这个有心的大男孩儿一直保持敏感,对生活总是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们也幸而在今天,看到了他所记录下的都市青年故事。

这本书里有一篇故事,叫做“不将就,才是这世上最好的美德”,讲的是一些作者工作时候的惨痛经历。大学时候的第一份兼职,有一个心态扭曲的领导,经常以骂同事为乐,有一次作者发高烧想请假,然而电话那端传来的却是不行,没有人可以顶替。等作者拖着带病的身子去上班时,这位领导居然来了一句:“哟,这不是能来上班吗?我以为多严重呢”。说实话,这时候换成我,肯定要冲上去打人了。

《笑着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后,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虑

在接触服务行业的这一年多里,作者还换过几个领导,但基本都是一些有着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选手,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一年多里,我没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但是却明白了自己一定不要做什么”。后来,他应聘过几家公司,表面上看着都挺好,可实际上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甚至搬不上台面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之后,一位很多年没有联系过的高中同学开始找到他,并且总是对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我们领导对我们超级好”、“我的工资好像比你多200块”,“有事随时找我帮忙”之类的,而作者需要这位朋友的帮助时,最终却总是不了了之。

再后来,这位朋友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但是这世界上总是有些人,它们永远不会承认别人很好,面对着一个公众号粉丝过百万的作者,他甚至在群里就直接说:“有什么写一些自以为是的东西,能怎么样?”,这次作者终于没有忍住,回怼了一句:“你最厉害,你靠着的那家公司倒闭了你都不会走”,不一会儿,他的这位朋友就退群了,同时还发了一个朋友圈:

“别用你廉价的优越感在我面前秀,因为再给你一辈子你还是不如我,从前是,现在也是。”

之后从作者口中得知,这位朋友上了一所很不满意的大学,认为自己高中的努力都白费了,四年的校园生活并没有让他重新找到方向,而是不停的抱怨这、抱怨那,毕业之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怪自己的文凭,而实际上,作者的就读的大学也没比这位朋友好到哪里。

其实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大学,也不是环境,而是人本身,即便身边到处都充斥着让自己感到困惑的人,可仔细想想,自己不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吗?毕业之后没有好工作,并不全是因为文凭,可能是因为这四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抱怨自己身处的环境有多差,而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差

《笑着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后,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虑

这本书里有太多人的影子,至少对于我而言,我看到了自己。毕业后我曾想去北京,但却一直蜷缩在老家的小城市,做着一份混吃等死的工作,热血与执着一点点的消退,我开始变得像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些人,油嘴滑舌,行将就木。这样的日子过了5年,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哪怕是睡大街,我也不想窝在这里,当一辈子的舔狗了,之后我来到了南方,来到了一个距离老家两千多公里的城市,在这里,我重拾了自己的梦想,开始更快的学习和成长,我常常笑着对别人说:“前几年过的太安逸了,现在是在还前几年的债。”

但说实话,我也和作者笔下的那些年轻人没太大差别,住在出租屋里,吃着有券的外卖,焦虑和不安还会在失眠的夜里侵袭,即便心怀梦想,可面对未知的未来,我除了给自己一个笑容之外,没有回头路可走。

是真的没有回头路吗?回到老家,我仍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拿到一份身边同学羡慕的工资,每天回家都有热乎的饭菜,家里的大床我随意翻滚,有什么事情随便打个电话就能叫上一大堆朋友,这些都是我的回头路啊。其实我也知道,是自己不想回头了,我内心深刻的感知到,前行的路上有一束光,它时远时近,忽明忽暗,但却从未消失,它让我知道,只要比别人努力一点,我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要比别人勤奋一点,就可以接触到更多有趣有料的人,我已经开始享受这个追逐的过程了,至于能不能触碰到这束光,反而觉得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你看,焦虑在希望面前,一点都不可怕,陷入焦虑中可能会抓狂,但是陷入希望中,可能会疯狂。


《笑着活下去》:有些笑容的背后,是一群都市青年的焦虑

米未创始人马东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如此评价作者:“高嘉程很敏感,文笔老辣,对世界有自己的固执,关心自己所关心的,讨厌自己所讨厌的,人狠话密,夸人听着像骂人,骂人听着让人想死。有一次公司团建吃烧烤,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哭,我单纯地以为是喝大了,后来才知道是他的生活出了点状况,心里没藏住事,酒也没压住事,我才看见他那颗少年的心。”这话多少有点戏谑,不过确实很像作者的文字风格,这个嘴贱的年轻人确实很有态度,你能在他嬉笑怒骂的文字里感受到十足的真诚,就像在充满焦虑感的城市里,仍然能看到许多面带乐观笑容的年轻人。

(文 | 周小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