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大学都有一位“吴老师”

每个人的大学都有一位“吴老师”

致吴老师

作者:许树华(记者团第21届副团长兼办公室主任)

今日的阳光不再灿烂

树叶也失去了鲜艳

走过了四个秋季

这四载是一整个循环

须离别

讲不出再见

我知道前路光明

这是您拨开了乌云,阳光灿烂

我知道桃李开遍了九州

您的教诲是盛开的花瓣

它们铺成了好多条路

希望与未来是它们共同的终点

何处不是相逢地?

功成日自当把酒言欢

此情醇如美酒

何需说再见!

新学期还未开学收到一个颇为震惊的消息:吴老师辞职了!!!

吴老师何许人也,记者团指导老师,一位记者团的老学生记者,一个大学里在学习、生活、工作给予指导和关心的老师......可以贴上认真、严谨、能写、有才......的标签。

大学里有一个家,她叫记者团,每个家庭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学生记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的同学、朋友开始喊我江记者、江小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外人的看来的一张纸成了自己的牵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去标本馆四楼那间屋子的次数成了除宿舍之外最多的地方......

这个家里有几位家长,陪伴着我们度过大学时光陪伴着我们成长。此时此刻回想起这样几个画面:编辑部吴老师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值班的学生记者在沙发上翻阅着报纸;编辑部吴老师坐在电脑前,周围围着学生记者,吴老师带领大家一字一句的修改文章;编辑部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开会,聊着工作、学习;编辑部夜晚十一点钟灯还在亮着,和吴老师面对面坐着对着报纸进行终校,修改版面最后发到印刷厂;第二天印刷厂送来报纸,早上六点半在编辑部楼下等报纸到来的情景......还记着吴老师那些堪称经典的语录:常去图书馆看看吧;做个好人;好好吃饭;办法总比困难多;向上、向善、功自成......当然了还有见着梦雨会说:梦雨该减肥该锻炼了!

吴老师:

敬爱的周老师、陈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排着明天即将印刷的报纸,看着看着觉得和大家要告别了,心中有万分不舍,一字一句一直觉得那么亲切,也回想起十年前自己写的第一篇稿子变成铅字,记得孙老师当时打电话说稿子采用了,第一次领稿费。可能大家有些已经知道,开学后我工作调整,不在学校工作了。

记者团是一个让每一位学生记者值得荣耀和努力的组织,她足以让我们学习到在课堂之外的本领,她足以陪伴我们大学四年,更能支持我们大学四年青春中单纯美好的回忆。

感谢老师们和小伙伴们这么四年来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虽然我不在记者团工作,但是我与大家同在,因为我永远是一名老学生记者。

周老师:

吴老师是记者团优秀代表,接下来去更广阔的舞台发展,我们为他祝贺。校报是每一个学生记者的家园。

陈老师:

虽然吴老师会离开校园,但是他会继续活跃在新闻战线,仍是记者团不可分割的一分子,需要他的时候,他仍然会为记者团不遗余力。

陈红学姐:

老师虽然要离开记者团了,但仍然心系着这个集体,永远记得吴老师的谆谆教导,以及熬夜陪我们排版的情景。我们都是学生记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在心里,我们也会常回去看看滴。

. . . . . .

是呀,无论何时即便离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我们为之而感到光荣与骄傲!

二零一七年九月三日

感谢吴老师

祝贺吴老师

大家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