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各国海军名舰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名舰

(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提及二战时期的德国海军就不得不提及那场影响深远的“日德兰海战”,自此战役之后德国海军再无同昔日海洋霸主英国皇家海军正面对决的“勇气”,二战时期作为德国三军中相对而言最为贫弱的海军部门,太多的光彩让它们的潜艇部队抢了过去,哪怕时至今日仍旧有人在拿德国海军的不作为大做文章,可在我看来德国海军在当时那个特殊的背景下却已尽力而为,并且我从不认为德国海军在战术和技术上逊色于任何对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固然数量庞大,但是它的质量未必会有德国海军前卫,换句话说。。倘若德国人将建设空军和陆军的经费用于建设海军,我相信德国人定然会打造出一支可以同日本、乃至美国和英国海军相媲美的高质量海军,不过这只是一个幻想,因为存在太多的客观因素。如果说起二战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就不得不提及德国人引以为傲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从它的建造至最终尸沉于大西洋,始终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因为德国海军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所致,它并不需要如同日本、英国那样的岛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维持自己的海洋地位,德国人虽不缺乏造船技术,但是却不可能像那些国家一样成批量的生产,宝贵的俾斯麦号以其纳粹海军象征的身份出现,可谓天之骄子,这本身就赋予了巨大的政治背景,所以德国人注重考虑到了防御想将它打造成真正的“不死之身”,五万吨级的战舰其防御装甲比例占到了全排水量的39%,这要比之后期出现的大和号的33%装甲比例还要夸张,外加德国固有的先进炼钢技术使之于同时期战舰相比占尽防御上优势,虽然身披重甲但是俾斯麦号却可以做到以三十节的高时速巡航,至于它诞生之后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的很,它既是辉煌的也是悲哀的,它的辉煌源于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让它获得了名记史册的巨大机遇,同样它也是悲哀的,它的沉没不仅仅带走了全舰官兵及其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将军,而是将德国海军最后一线厮杀于大洋的希望剿灭,至此德国的海军水面舰艇编队也逐渐的沦为战争的配角,其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日。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名舰

(法国海军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整个法国在战争期间都缺乏太多的作为,乃至于它最为器重的陆军都在昔日的战场上被对手羞辱落败,间接的导致了当时排名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甚至没能显露出应有的头角就很窝囊般的消失在了茫茫史海之中,所以法国海军除了那艘饱经风霜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再无旁者过多的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既然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个人对黎塞留的印象颇为模糊,反倒是对它的前辈级敦刻尔克战列舰有着额外的兴趣,一战的终结并没有让法德两国可以像今天“兄弟”一般的手牵着手引领欧洲,在当时反倒是为彼此留下了更加根深蒂固的仇视心理,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修建,德国纳粹执政后的扩充军备,无一不是在告诫对方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近邻并不安分,当然这种影响也会涉及到彼此的海军部门,法国的海军规模始终在德国海军之上,面对德国海军的新型战舰德意志级的出现法国人始终有种不甘落后的心里,敦刻尔克级首舰敦刻尔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当然它最闪亮的一刻并非来自于战场,而是走秀的观礼场,英王乔治的戴冠典礼额外引人注意,因为在三七年五月二十日这一天除了英国及其英联邦的一百余只舰艇,还包括了多达十八个国家的外国海军前来助兴,促成了海军历史上颇为经典的一幕“乔治六世戴冠纪念阅舰式”,这也是大炮巨舰时代世界海军的最后一次大型聚会,至少在这一刻大家还都是“朋友”,悉数出场阵容。。最为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这艘法国海军代表舰敦刻尔克号,或许法国人天生浪漫,敦刻尔克号采用非传统的前后搭配主炮,而是四联装炮塔双双前置,全舰表面60%覆盖有装甲,船体40%的重量竟来自于装甲,总而言之敦刻尔克号掺在舰群中就是“与众不同”,法国人也极为看重此次世界海军的聚会,特别是向潜在的敌对国德国炫耀其新产的杰作,三七年五月一日刚刚服役的敦刻尔克号,五月二十日就被送到了英国担当模特,这模特确实没白当,看看其他大国的海军舰龄就知道了,美国海军纽约号一四年服役、日本海军足柄号二九年服役、苏联海军马拉号一四年服役。恰好这德意志级的施佩公爵号也来凑热闹,虽说施佩公爵号也是年轻小伙三六年就役,但是比起法国海军的敦刻尔克号二十天的鲜活生命期还是显得老态龙钟了一些,事后人们问起乔治六世对哪条船印象深刻啊?不出所料“敦刻尔克号”。好了,到这里可以结束了,敦刻尔克号在历史中的出场镜头基本告一段落了(应该说彻底告一段落了),三九年的二战爆发了,法国避免不了参战的命运,敦刻尔克号随着英国朋友们象征性的参与了几次护航、追击任务就迎来了祖国的沦陷事实,敦刻尔克号也活到头,在“英德”两国联合绞杀下自沉于海港,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没有沉,只是搁浅而已,并且除籍的年份还是终战时的四五年,所以说敦刻尔克号很戏剧性的参与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名舰

(日本海军赤诚号航空母舰)航母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格局,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英国人美国人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可世人却没有想象到在亚洲同样有一个国家也紧跟着时代最前卫的步伐,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舰载航空力量,这个国家就是日本。说起日本的海军,本人倒是佩服的很,特别是日本海军在日落西山之日仍旧抱有极大的幻想和热情,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可以扭转乾坤,不知从何而来的巨大信念支撑着他们可以这样的死心病狂。要说日本人在技术方面确实不甘落后,至少在舰载航空方面算是引领了时代步伐的一员,但是举国上下固有的观念却时多时少的影响了战争的结局,那就是战列舰在其国民乃至海军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至于航母这种新兴产物怎能同不沉的大和舰相媲美,所以这联合舰队大大小小也是拥有过不下十艘以上的航母,可惜却没有一艘可曾担当过联合舰队的旗舰,连大淀号那种级别的舰艇都能混个旗舰角色,可惜航母却没有这个资格。赤城号,日本联合舰队知名度最高的航空母舰(没有之一),作为第一艘具有实际意义的重型航母,还算肩负过重任,那就是作为第一机动部队的旗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偷袭作战“珍珠港事件”,整的美国人大半年没喘过来气,之后又参与了南洋作战,给昔日日本人的老师英国人搞的灰眉土脸,至少站在我个人角度,一提及日本海军的舰艇,第一反应大和、其次就是赤诚,从创造的战果来看后者又明显多于前者,可惜生不逢时仅仅逍遥了半年就被稍微缓过来点劲的美国人报复了,中途岛战役已赤城号为首的四艘重型航母命丧太平洋,这到底算不算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倒是存有诸多争论,不管怎么说。。赤诚号算是大吉大悲般的走完了壮壮烈烈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