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500亿美金市值背后,离不开5万名员工的6点坚持


美团500亿美金市值背后,离不开5万名员工的6点坚持


今天,成立8年的美团正式在香港上市。

关于美团的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王兴个人经历等,已被媒体写了无数次。今天,我们想更多关注“美团人”

因为美团能走到今天,靠的绝非王兴一个人,更是背后无数个“美团人”的协力。所以在上市现场,王兴也特别感谢了60万美团外卖骑手和5万美团员工。

成立8年终上市,5万名“美团人”究竟有什么共同特质?美团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搜集了几位“美团人”的故事,他们当中,有人在美团工作6年后创业,有人是王兴大学同学兼同事,也有曾被《人民日报》报道过的美团外卖骑手,还有王兴“六顾茅庐”请到的大佬。

我们总结了6点他们在美团的成长经验,分享给你。

1

保持长期的耐心

成功才属于你

一件事坚持三五个月不难,但能够坚持三年五年的人很少。

2016 年旅游业从迷茫变得冷静,从浮躁开始关注行业价值。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美团点评酒旅事业群总裁陈亮说:“要对行业有贡献,必须做得比别人更好,不然价值在哪里?

“为什么美团点评能够杀出来,除了始终围绕着消费者需求,更重要的是有耐心。长期有耐心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你要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有足够的耐心,最终这个事情肯定是属于你的。”

在2017年初美团的战略沟通会上,王兴提出了“两心”:以客户为中心,长期有耐心。

王兴说:我要反反复复强调长期和耐心的重要性,就是时间维度的重要性。你对未来越有信心,你对现在就越有耐心。

9月20日美团上市,在港交所与王兴一起敲钟的,还有一位美团外卖骑手代表——仇雪雪。

2018年7月,人民日报曾撰文《“骑士”的美好在路上》讲述骑手仇雪雪的故事,她是美团石家庄站点的第一个女骑手。

仇雪雪说,“别人骑车是兜风、是运动,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工作、是生计。我粗略算了一下,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我总共送出了超过1万份外卖订单。”

曾经有一个调查数据,在外卖平台的所有骑手中,虽然女骑手的比例不到1/10,但是产生优秀骑手的比例却高于男性骑手。“在我看来,这是女性的细心和耐心在加分。”

这样的细心和耐心,让仇雪雪在整个站点100多人骑手里,送单量一直排到前10。而今天,她也走到了美团上市现场,与王兴一同敲钟。

2

只要肯直面困难

很多事稍加思考就能解决


沈鹏,水滴互助的创始人兼CEO,美团网第十号员工,美团外卖联合创始人。曾带领美团外卖从日单10到近400万,更是一手培养了美团强大的地推团队

互联网行业很多人都喜欢谈思维谈模式,没有人愿意做销售,因为太辛苦、太low,每天得求人掏钱。但沈鹏就是想干销售,他不怕辛苦,他明白销售才是直接为公司赚钱的人。

刚开始,他完全找不到销售方法,业绩很差,不好意思回去见同事,就躲在楼道里偷偷抽几根烟。抽完接着出去跑,挨家挨户地扫街拜访。

就这样,沈鹏凭借玩命+动脑,很快赢得了业务转机。一度,他甚至一人承担着公司60%销售额。

他说:“其实,只要你肯直面困难,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困难大都不难,稍微思考都能拆穿。”

后来,沈鹏在一次分享会上讲述了他是怎么打市场的——“一个表格就够了”

比如沈鹏想“拿下”一个大学,午饭时间就在学生宿舍门口蹲点记录某栋楼的外卖单数,然后评定这栋宿舍是否具备扫楼的条件。

接下来再去记录送餐车的来源,找到对应的商户,调研外卖单数量,最后给商家评分,开始跟商家的谈判以及后续业务。

除了扫楼和谈商家,沈腾发传单时从不指望用户当时下单,而只是希望用户知道有这件事,“宣传人员就是拿着广告牌边走边喊,只要用户看到,听到,就可以了。”

至于传单的页面设计也不是关键,要点体现出来就可以,比如下单立减5元。不要一直想海报好不好看,能把最重要的事说明白了就是好的。

类似这样“追求事物本质”的思考,让美团创始人王兴很信任他。后来,王兴让他去打天津市场,他欣然领命,拿着5万块钱就打下了天津。你没看错,只有5万块钱:租办公室、招聘团队、发广告都包括在内。

而在后来,28岁的沈鹏开始负责美团全国市场的推广。带领2000多人的队伍,承担日销售200万单的大规模业务。

再往后,2016年,沈鹏离开美团自己创业,当时几乎所有圈内的大佬投资人都希望投资他,他轻松拿到了5000万天使投资。

这也就是行动的力量。没什么难的,只要你敢于直面困难,立刻开始行动,稍加思考就可以解决困难。

3

有能力随时补位

随时迎接新挑战

前段时间刚卸任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彭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其实,这就是职场真相。没有谁能一辈子和大神组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坑人与被坑之间徘徊。

所以,填坑力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014年底,团购大战结束后,美团做了一场人员调整。彼时一度传出美团内部不和的新闻。

当时王兴聊到这件事很坦然,他说:“美团所在的行业特征是快速成长,是倍数级的成长。所以,随着公司团队规模变大,每个人需要承担的事情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要想在美团干下去,每个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随时补位,随时迎接新挑战。

最典型的是王兴的清华同学、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

王慧文在美团初期负责团购,升级品牌、精细化运作,让美团在“千团大战”中活了下来;2012年美团安稳时王慧文负责探索新业务,选准外卖后进入;新美大整合期,王慧文负责新成立的餐饮平台;现在美团业务进一步扩张时,王慧文又负责美团打车……

随时迎接新挑战,而且要突出重围,要做到最好,是一件极难的事。王慧文就曾在饭否透露自己巨大的压力:“似乎美团的业务复杂度触及了我的能力盲区。”

但这是每个职场人需要跨过的坎,你能跨过去,你就成了。

沈鹏在美团团购时期干了三年销售管理后,被调到一个新的部门:创新产品部。

王兴对沈鹏的要求,是和王慧文一起探索出一个美团团购的护城河级别的新业务,这个业务要能够像团购一样,支撑起公司新的一番天地。

突然被调岗,沈鹏也很懵。但没有办法,必须往前走。

两个人探索了半年,他们做了很多项目,会员管理系统,餐饮软件相关的系统,最后找到了外卖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超过50%。

通常,老板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值不值得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人能不能临危受命,敢不敢挑战从未做过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最终把这件事做好,做到第一。


4

把最普通的事情干到极致

就是真正的行家

2011年,王兴六顾茅庐拜访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干嘉伟。

干嘉伟当时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1999年末加入阿里巴巴,第67号员工,销售出身,常年战斗在销售前线,是阿里B2B中供铁军的代表者。最终,他同意加入美团。

加入美团之后,干嘉伟只做了两件事:员工培训和企业制度设计。“这也是我前四年做的最多的两件事,看起来简单,做到极致非常难。”

彼时随着美团线下团队人数的日益增加,干嘉伟发现管理和培训非常重要。“因为成功不是拼命就可以的,而是用正确的方式去拼命。”

“团队积极正向,但业务上没套路,打不了胜仗。就像土八路,你再勇敢,但是没有训练过,冲上去还是挂了。”

如何通过培训确保团队的战斗力和高投入产出比呢?干嘉伟的方法是:把团队内部培训做到极致。

在2015年的一次分享会上他透露,“2014年三个季度里,光是内部培训就讲了99节课,每节培训课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把团队的每一个人培养成像自己一样的卖力、负责任、有使命感,就能谈客户、能解决问题。”

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指导,从2011年到2015年的四年时间,无论是美团员工的战斗力还是执行力,都处在一个高速成长期,超越了同行业很多企业,这也是美团员工备受其他互联网公司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同样一个工作,做法也大同小异,但真正的行家却很少。

因为,什么叫真正的行家?有很强的探索能力和意愿,不断坚持、把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真正的行家。


5

工作拼的就是三点

学习能力、体力、勤奋度

在从美团离职开始创业的沈鹏看来,创业拼的就是三点,第一是学习能力,第二是体力,第三是勤奋度。当然,这三点其实是职场通用准则,而不仅仅适用于创业者。

首先,不能放弃学习。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就拿团购和外卖来看,不同时间阶段对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这更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思考:不同时间节点的不同关键要素是哪些,应该快速补充哪些知识。

其次,体力非常关键。

体力好就是硬素质,世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后都是拼体力。体力好、对目标够执着,才能有好的精力。而精力好和精力差的人,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有的是两种不同的未来。

互联网一线的大佬们,没有一个不拼体力。说到持续拼命,我们经常第一个就想到雷军。

雷军 23 岁大学毕业入职金山,每天工作 16 小时,一周七天不休息,从程序员一直做到 CEO,一份工作做了 16 年,从金山辞职时已经 38 岁。

为什么雷军能数十年如一日的拼命?除了对成功极度渴望,当然也离不开好体力。

第三,体力和勤奋要相结合

你会发现每一个领域里面,能冲到前列的公司,他们的智商、资源、综合能力都是不相上下的,最终拼的就是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业绩。

沈鹏曾对记者表示,“就拿我在美团的这六年吧,只有一年我可能是双休的,其他时间我每周都是工作6天或者7天。用这个时间、体力、投入度和学习能力来拼,才能超越竞争对手。”

“我不相信竞争对手面对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利益回报非常高,他们就会放松,我不相信这些事情。”

6

没有执行力和战斗力

再好的计划都是扯淡

美团的执行力非常强大,这一点人所共知。

2011年,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王兴想找人开发移动端,并找到了当初校内网的创业伙伴、曾负责过通信研发的陈亮。

他当年1月加入美团,紧急招人,仅仅两个多月后,在3月4日美团一周年之际,美团便推出APP,年底移动端交易占比已有5%。

APP加速了美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2014年初移动端交易占比已达到70%。

而另一个典型例子还是沈鹏。

沈鹏在美团做地推时,招聘了很多90后,因为在他看来,90后的创新能力、爆发力、接地气的能力远远超过80后,“要的就是执行力!”

“抵价券、满减活动、赠饮等各种方式,大家都会做,谁能杀出来就看执行力了,提升的关键就在于执行力,谁管理效率高,谁就发展得好。

“中国有志青年的第一选择”——这是美团的校园招聘口号。很多想法都是90后在群里面抛出来的,一是不在乎钱、二是有爆发力、三是有创新力,每次推广都很有号召力。”当然,最后事情做成了,这些人的进步也非常大。

这就是执行力,认准方向,没有丝毫迟疑,干,就完了。



9月19日,美团上市前一天,王兴在饭否上写到:“建设比见证更重要。”对于他和美团来说,上市只是创业路上一个节点,而非终点。

而对于“美团人”来说,上市也是一个新的征程,未来依旧在等着他们去拓展。

祝福美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