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的“蝙蝠侠”展开双翼一米有余


每当人们提起蝙蝠,似乎就总是与不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尽管中国古代经常在建筑雕刻中,蝙蝠寓意福气,但更多时候,蝙蝠让人产生的联想是“吸血鬼”、“病毒”以及恶魔。而在蝙蝠这个大家族中,尤以狐蝠最让人感到恐怖。

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们体型较一般蝙蝠大得多,尽管家族中有少数群体明显发育不良,拖了后腿,但大部分狐蝠的翼展都接近1米,其中的佼佼者,翼展更是将近两米长。

他们日间成群倒挂在大树枝上,夜间也是成群出动,觅食野果、花蕊,冬季则隐藏于洞穴中冬眠。亚洲地区是狐蝠们最主要的生存区域,特别是东南亚一带。

然而它们的存在并没有让当地人感到骄傲,比起许多在动物园里大受追捧的动物明星,狐蝠不仅长得不够可爱、还经常破坏农作物,另外最最致命的是,他们能传播致命的疾病。

1998年,马来西亚北部流行一种神秘的疾病,病人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甚至致命的脑水肿。该病在7个月内席卷全国,导致105人死亡。在寻找疾病源头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尼帕病毒,而病毒的传播者就是狐蝠。

除了提到的尼帕病毒,狐蝠还可以携带亨德拉病毒,1994年至1995年间,亨德拉病毒首次在澳大利亚被发现。这种病毒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典型特征是严重的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并且可以人接触性感染。另外,狐蝠还可能携带恐怖的埃博拉病毒。

正是这些原因,狐蝠的命运变得极为悲惨,它们几乎得不到任何同情,马来西亚均对捕杀狐蝠开绿灯。在泰国,捕杀狐蝠是一种合法行为,在印度尼西亚,这种蝙蝠更是不受保护。

虽然狐蝠是热带雨林地区重要的种子和花粉传播者,它们每晚为了寻找食物,可以飞上60公里远,为当地的环境带来生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对于他们的捕杀不会因此停下来。

当一个物种面对威胁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消灭这个威胁。但如果仔细分析事情的因果,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威胁不是消灭一个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我们正在不断制造更多的威胁。而我们希望这些狐蝠能最终能够与人和平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