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罵人功夫一流!這一點差點要了他的命!

孔子和弟子一行進入了宋國。孔子的老祖宗是宋國的開創者,妻子也是宋國人。按理說,這次到宋國,孔子雖然不是“衣錦還鄉”,但起碼也能得到熱情的接待。但他這些遠房的同族們,顯然不給孔子面子,不僅不接待,反而差一點殺了他們,這源於孔子一次罵人的行為。

孔子罵人功夫一流!這一點差點要了他的命!

孔子是文質彬彬的君子,後來更被尊為“聖人”和“至聖先師”,但真實的孔子是個血性男兒,對看不慣的事情,也要痛罵一頓。

在《論語》中,記載了好幾次孔子罵人的故事。罵的最多的人是子路。對子路,孔子是一三五小罵,二四六大罵,週日不休痛罵。用明代思想家李贄的話說就是,“先生每於子路下毒手”。被罵得最慘的人是宰予。孔子勤奮好學,絕不能容忍有人大白天睡覺,上課打瞌睡,而宰予上課睡覺,恰恰被孔子抓了個正著。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把他比喻成沒辦法雕刻的朽木、沒辦法粉刷的用垃圾做的牆,嚴重打擊了宰予的積極性,搞得宰予恨不得“宰了自己”。還好他是個神經大條的人,才沒有得“抑鬱症”。

孔子還罵過他的小學同學原壤,罵了還不解氣,還拿手杖狠狠地打了同學的小腿。罵他“幼而不遜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意思是,“你這個傢伙,從小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長大了又一事無成,老了還不死,真是個害人蟲”。這是對他親近的人,要是不認識的人,那罵的更為慘烈。孔子是個溫情脈脈的人道主義者,他對有些做官的死了之後,還要用土偶或木偶陪葬的行為深惡痛絕,孔子罵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咒罵首先發明瞭“俑”的那些人斷子絕孫。這些罵人的行為都沒有引起嚴重後果,但他罵宋國貴族司馬桓魋的那一次,卻差一點引來殺身之患。

孔子罵人功夫一流!這一點差點要了他的命!

司馬桓魋是宋國貴族。他曾經讓工匠給他打造石棺,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三年都沒有完工,工匠們都累病了。孔子聽說後,就詛咒司馬桓魋還不如早點死了,免得禍害百姓。司馬桓魋很惱火,聽說孔子一行到了宋國,決定報復孔子。當時孔子正帶著弟子們,在一棵大樹下練習禮儀,司馬桓魋的人到了,就像《水滸傳》裡“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一樣,如狼似虎的兵士們把樹給砍倒了,並威脅要殺掉孔子他們。

孔子罵人功夫一流!這一點差點要了他的命!

孔子還是保持了一貫的鎮定和冷靜,他懷著高度的自信,告訴弟子們,“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賦予了我美好的道德和使命,他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雖然是高度的自信,但畢竟“好漢不吃眼前虧”,孔子帶著弟子們一路狂奔,逃離了險境,為了防止司馬桓魋再次報復,孔子他們化了裝,逃之夭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