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可能很多观众朋友最近依旧对好剧目不暇接,看着影视行业还是一片蓬勃之色。但其实,季节上的冬天还没来之时“影视寒冬”就已经悄然来到。这几个月影视相关的公司大多日子不太好过,因为管控加强,审核变严,开机的剧组越来越少,艺人公司也谨小慎微。越来越多的行业问题开始暴露到明面上,引起了业内外的重视。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争议主要集中在一个职业——演员:

一是演员的演技问题。其实演员的演技问题也不是最近才开始暴露的,从“炮轰小鲜肉”开始,年轻一代的演技就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严重的一段时间,演员宣传时都不让媒体提“小鲜肉”几个字。年轻人接受采访时个个都捧起了“戏骨”的梦想。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二是演员的收入问题。“天价片酬”几乎引起了众怒,其实不单单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对这份高收入感到不平衡,演员片酬占比太大,也给影视作品的创作带来了问题,就连很多制作团队对这种现象也很无奈。为了合理控制预算,降低演员成本支出,不少公司也尝试大量启用新人,优先用自己公司签约的艺人。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也衍生出了其他的困境,比如演员演技不在线,演员与角色不匹配,公司艺人对公司分配不服,解约纠纷频发,不同的作品总是同一批演员,观众看着就串戏了等等。

所幸,问题终于也得到了重视,先是制定了抑制演员片酬的条例,后有各大视频平台和经纪公司影视公司联和声明规范演员片酬。再随着崔永元爆出的演员双份合同的“潜规则”,终于引发了一场大型“清洗”活动,整个影视行业可以说正在进行一场全面洗牌,也直接导致了这场“影视寒冬”的到来。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这个时候颇有人人自危之感,但是,有一个人却突然开始“活跃”起来,频繁为行业现象发声,这个人就是于正,最近频繁因为各种发言而挤上热搜,连起来看还真有种要为“演员”平反,洗刷对演员的偏见与误会的架势。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12月30日,于正发布了一段短文,说演员工作的不易:生活和作息不规律、做颠倒季节的事、毫无隐私可言,形容演员是一个高危高险,以性命来博取民众欢乐的行业。这段话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尤其是演员朋友,演员陈数还转发并评论了这段文字,赞同“表演不易”一说。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而就在于正说表演不易的短文下,也有不少质疑,大多是说演员的高收入承受这份“不易”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是不匹配的。

于是,较真的于正随即又来一段长文统一回应演员的高收入质疑,指出明星有钱不能自己享受的辛酸,以及高收入其实是分发给了各个团队,比如宣传、妆发、策划。也实名艾特了杨幂、吴谨言、赵丽颖等几个他认为优秀又辛苦过的艺人。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虽然,这样的言论发出来并没有得到全面认可,甚至还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和嘲讽,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于正先生为演员解释的热情。

1月5日再次发文科普“导演的职能”,其实更像是为演员辩驳,他先是指出导演没了指导演戏的职能,再说到几乎没“门槛”,什么人都能来做导演了,再分享了自己找导演的经历。虽然明面上围绕导演说事,而这个事说的却是演员被诟病演技差。他认为演技是过了导演一关才能被播出来的,还说希望普及表演,让观众能一目了然的发现是演员演得不好还是导演不过关。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也因为这个把吴谨言推上了热搜,因为评论里有人质疑吴谨言台词,于正说吴谨言台词没问题,并补充说“三金影后的台词都是这样,你要求一个90后女孩有多好?”被人解读成是捧吴谨言踩周迅。

至于于正发表这些行业看法的动机,热搜说的“力挺吴谨言”其实看上去更像是顺带,毕竟只是在回复里提到。有人说是为他的新戏《鬓边不是海棠红》炒热度,因为他的“行业概论”总是跟自己这个新剧的宣传交替着发。他自己则称本意就是呼吁重视行业的每个环节,普及表演,让观众看懂表演。都有道理,就看你愿意相信哪个了。

于正挺吴谨言只是顺带,他实际是为让观众看懂表演?

虽然于正的这些言论颇具争议,但是,我个人还是十分赞同的,他分析得确实在理。且整个行业的问题,不应该完全由演员来背锅,影视作品是团队的艺术,出了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环节的问题。现在演员这一环节已经开始大力整治,但希望不要矫枉过正,还是需要多给新人演员一些机会,多给努力中的演员一些理解,也重视起其他环节的问题,一起优化,早日度过寒冬,迎来春风,结出硕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