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在馬陵之戰前的兩句戰局分析,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公元前341年,龐涓率領魏兵攻打韓國。韓國略作抵抗之後就知道龐涓率領的魏國軍隊不是他們所能抗衡的,如果自己咬牙堅持下去就會有滅國的下場。

沒辦法,韓國打不過魏國只能尋求外援。於是韓國將目光看向了距離不遠而且軍事實力不俗的齊國。

在瞭解韓國的情況之後,齊威王馬上就召集大臣商討關於韓國的問題。問題不在於救不救,而是在於怎麼救。因為齊國也知道,如果不救的話,韓國徹底敗亡,那麼魏國的實力就又會上升一個臺階。這是齊國不願意看到的,畢竟齊國與魏國是直接接壤的國家。

孫臏在馬陵之戰前的兩句戰局分析,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齊威王把大臣召集起來之後說:“韓國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是早些去救還是晚些去救?”

成侯就說:“為啥要救?”

田忌聽了成侯的話,便反駁說:“如果我們不救,韓國就會被魏國吞併,不如早些去救。”

這個時候,在一邊默默不語的孫臏看不下去了,開口說:“現在韓、魏二過的軍隊還沒有互相攻打到精疲力盡,如果我們這時候去營救韓國,就是代替韓國接過了抵抗魏國的旗子,這樣我們反倒要受制與兩國。

孫臏在馬陵之戰前的兩句戰局分析,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齊威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孫臏又接著說:“如果先讓韓國知道我們會出兵幫忙,韓國勢必會拼死抵抗魏國,而魏國也會被韓國激怒而與韓國拼命,等他們雙方都顯出疲態的時候我們出兵,這樣即可解救韓國,又可打擊魏國。”

結果韓國之後齊國會出兵之後,真的是全力抵抗,與魏國大戰五次,結果五次都不出意外,全敗。

齊國一看時機到了,又玩起了圍魏救趙的拿手好戲,出兵直逼魏國都城。

孫臏在馬陵之戰前的兩句戰局分析,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龐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很著急,沒辦法,自己的都城要緊啊,急忙領兵回到了國內。集結重兵以求一擊擊垮齊國。

​深知龐涓個性的孫臏不用猜也知道龐涓肯定回到了國內,並且已經糾集重兵來對抗齊國。於是便對主帥田說:“魏軍一向自以為強得曉勇,瞧不起齊軍,又急於同我軍主力進行決戰。我們就利用魏軍的這種心理,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引誘魏軍上當中計。”又說了一遍自己的減灶之計,田忌心領神會。

孫臏在馬陵之戰前的兩句戰局分析,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龐涓中計,在馬陵這地方自殺而亡。

我要說的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在於龐涓是怎麼死的,重點在於孫臏對於齊國插手韓、魏之戰的戰前分析。

第一次分析是在援助之前,分析韓、魏兩國的交戰情況,以及怎樣才能使齊國在渾水中摸到大魚。結果分析了半天,韓、魏二國真的就如提線木偶一般按著孫臏的劇本在行動,使齊國摸到大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第二次分析是到達魏國與魏軍決戰的前夕,分析雙方軍隊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主帥的心理。當然,龐涓的性格已經被孫臏刻到骨子裡了,並不用去刻意分析。心理上的戰術已經讓齊國利於不敗之地,結果魏軍還很客氣的上了孫臏的套,就這樣,齊國這個漁翁在孫臏的謀略下摸到了一條大到不能再大的魚——魏國霸權旁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