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

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

想要成为5%可以突围而出的穷人 ,就要明白穷人思维里「稀缺」心态的致命性。

范冰冰因偷税问题,被罚了8.83亿!

举国的吃瓜群众,各个拍掌叫好。

但她也许依旧是那20%的人,除了占有80%的资源,还有颜值、身段、人脉,而大部分的吃瓜群众永远只能占有20%的资源。

自古以来,阶层固化都是每朝每代无法避免的。

与其说阶级固化,不如说你没有搞懂自己的上升通道。

想要成为5%可以突围而出的穷人 ,就要明白穷人思维里「稀缺」心态的致命性。

我们的「穷人思维」


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

我妈,是典型的勤俭妇女,每次我给她买新衣服都舍不得穿,结果有两件羊绒衫放着不穿被氧化了。

我爸,特别不舍得扔掉一些几乎都不会用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占据着几万一平方的空间。

我爷爷,总是喜欢先吃快烂掉的东西,把好的留到最后吃。但坏的吃完了,好的也开始烂了。

这些举动的背后原因,我懂——因为以前穷过。

这些行为习惯模式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埋藏在我的基因里、血液里,

控制着我日渐成长的思维里,

让我没有意识地做出不合理的选择。

刚毕业那会,我为了省钱就去找了日租房。

所谓日租房,就是租一个床铺,和不认识的人住一个房间。

因为日租房里,龙蛇混杂,我总是睡眠很浅。

再加上房东是个药罐子,整个房间都是一股中药味。

上了一星期班后,直属上司找我谈话,说我不适合。

无奈之下,我和盘托出了实情

她对我苦笑说,你找房子住是要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睡眠,有精力上班。

原来,我也像我爸妈一样,因为大脑被钱的稀缺控制,忽略了租房的初衷。

不夸张地说,这种思维比牢笼更可怕。如果是牢笼,至少还有挣脱的欲望,想看外面的世界。

而这其实是一口桎梏的深井,会让我们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大小,别人也是这样生活的。

在一个游戏规则里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很少会有人想到我如何去制定规则。

为什么穷人很难摆脱贫穷?


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一现象,他们用49年跟踪了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最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

为什么呢?

直到,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花了10年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

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是——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我家邻居王阿姨就是这样。由于她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她买菜特别喜欢折腾。

去小区门口新世纪超市一看:“生菜一斤要三块五,太贵。”

于是,她坐六站公交去沃尔玛,更贵,四块钱一斤。

于是,她又坐七站地去永辉超市,“三块钱一斤,太好了”。

她买了5斤,乐呵呵地回家了。

折腾半天,扣去车费,还倒亏5毛。

穆来纳森说:“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也就是说,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

穆来纳森和沙菲尔还提出了“带宽”的概念。所谓带宽,就是指一个人心智的容量。如果这个带宽老是被一种稀缺心态所塞满,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执行控制力,执行控制力大幅下降会导致冲动。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成冲动的傻子。

穷人就是这样陷入恶性循环的:金钱稀缺→注意力集中到钱上→大脑浮现各种与钱有关的事,失去控制力,变得冲动→心智带宽减少→做出错误认知,做出错误决定→放大对于钱的稀缺心态→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


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

第一点,把重要的事情强行拉入管道视野。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人生影响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理想,生活没有目标。60%的人理想模糊,生活目标模糊。10%的人有理想,制定了短期规划。3%的人有理想,制定了清晰的长期规划。

25年后,这群人的生活状况很有意思:

那3%的人,因为一直有规划地朝着人生理想迈进,所以最后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成功人士。

那10%的人,因为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后成了社会的中产,做了律师、工程师、企业主管等。

那60%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什么特别成绩,就指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剩下27%的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成天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这个调查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生规划,让每个人拉开了距离。

所以,要跳出稀缺导致的穷人思维,就要强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道视野——制定清晰的人生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

第二点,建立目标导向思维。

专栏作家李刚讲过一件趣事:几年前,他老婆想买一套学区房。他一算存款,连首付都不够。于是建议:攒点钱再说吧!当然,最后胳膊没能拧过大腿,老婆东挪西借,硬是把首付给付了。

结果才过两年,房价就翻了倍。李刚高兴得不得了:“幸好买了。”

论理财能力,李刚远在老婆之上。“我有十几年投资经验,再复杂的金融工具,我也一清二楚,而她连买个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问人家保不保本。”李刚说。

但这件事,李刚一开始就陷入了穷人思维。“我没有思考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而是首先考虑钱够不够。”

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的特点是目标导向。

穷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存款有多少,月收入多少,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富人思维买房,首先考虑: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正如李刚所说:如果一个目标是合理的,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

第三点,你一定要尽快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个人不能在同一状态下呆太久,这样就容易温水煮青蛙,不会有大突破。

就像你是用时间挣钱,还是用资本挣钱,在两个不同量级的收入时候,你所有的思考都是不同的。

就像用户量是一千,一万,还是十万,一百万,一千万,所思考的战略,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发展的速度代表了上升的势能,势能就是你的信心,未来,希望。

愿你我都能尽快见到突破的自己,互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