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同时也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处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中,感受着社会进步带给我们的点滴变化,身边的万事万物无不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

今天我们的要说的主角儿是家居必备的电视机。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早期的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占据着中国最多数农民兄弟开始享受到“包产到户”带来的福利,人们终于解决了吃饱饭的基本生活需要,开始逐渐关注到精神需求,这个时候,收音机还是很多人家的主要“家用电器”,很多耳熟能详的评书,也是在这个年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八十年代中期,一台黑白电视机已经逐渐开始占据收音机的位置,从开始的一个村子只有一两台或14寸或17寸的电视机,大家挤在院子里围观,到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台,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北京、熊猫、牡丹,上海,环宇、飞跃等等各种品牌,据说当时全国有几百个电视机厂家,很多县都有自己的电视机生产厂。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周二

那个时代的电视机已经成了一代人的回忆,家里的孩子争抢着频道,为了看心仪的节目,不断在调转着屋顶上的天线,一点点拨弄着调台的旋钮儿,每周的周二,是最无聊的一天,因为这天很多电视台都没有节目。另外,想要给电视增加点色彩,还可以给电视机贴上一层彩色的塑料膜。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射雕英雄传

虽然说是硬件简陋,但那个时期,依然出了很多经典节目,至今流传,比如83版《射雕英雄传》、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等,90年上映的《渴望》更是万人空巷。一句“悠悠岁月,忆说当年好困惑”估计还回响在很多人的耳边。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大家开始有了偶像的概念,歌星、影星开始产生,李谷一、刘晓庆、邓丽君、张凯丽、毛阿敏等等。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早期的彩色电视机

到了九十年中期,彩色电视机开始逐步替代黑白电视机,很多家长经常应付孩子不买新电视的口头禅就成了“看彩电伤眼睛”,也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个年代的彩色电视机画质相对较差,颜色过于艳丽,记得有些人家的电视机上经常还带一块茶色玻璃,美其名曰遮挡辐射。特别是到了1996年,四川长虹点燃了彩电价格战的导火索,同时民族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第一次真正交锋开始,以长虹、康佳、TCL为代表中国电视机品牌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一战成名,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随后,电视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但是由于显像管的存在,电视机始终带着一个大疙瘩,每家的家具上都会在电视机预留一个专门的位置。当时,一台29寸的电视机往往要占据一个一米见方的桌子大小的位置。什么平面直角、环绕立体声还是当时追求的主要功能。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液晶电视

进入21世纪,液晶电视开始问世并迅速普及,从开始上万元左右高高在上的价格,逐渐回归到三四千的日常消费水平,最快的普及方式就是农村陪嫁的嫁妆。

后面的事情,大家的记忆都很清晰了,到如今,五六十寸的电视机网上售价也不过两三千元,从平面到曲面,从有线到网络,节目也是更加丰富多彩。

时代变迁,一台电视机的发展史

曲面屏电视

不过随着手机功能增多,电视机现在已经开始有了暮年的感觉,很多家庭中的电视机已经开始沦为摆设,或者是仅仅帮助其他设备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屏幕而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也无法阻挡,时代的进步必然伴随产生一些新的事物,也会淘汰一些落后的产品,也许用不了很久,电视机就会消失在我们视线中,成为后人彻底的历史。

不管怎样,电视机曾经带给了几代人无数的欢乐,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快捷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接收更多更远的信息,带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