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平時生活中會發現有個很有意思的文化,尤其是在長輩的口裡多見,他們總是念叨一些你在書中很少見到的話語,而且大部分很實用,比如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晚上吃薑如吃砒霜”等等都是些話糙理不糙的話語。很多句子說起來順口甚至押韻,後來大家都管這一類話語為俗語,顧名思義聽起來很俗但是通俗易懂,這都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下來的生活經驗。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比如說到吃老一輩就會告訴你冬季的時候要多吃蘿蔔才有利於身體,晚上睡覺前他們常掛嘴邊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古人在說話的時候和今人會有細微的差別,所以有人會奇怪晚上為什麼最好不梳頭,其實這裡的“梳頭”是梳妝打扮的意思,比如有詩云“小軒窗,正梳妝”。影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富貴人家的大小姐都有專門梳頭的丫鬟,每天起床就端坐在梳妝鏡前等梳頭的人過來。

負責梳頭的侍女往往會把主子的頭髮盤的漂漂亮亮,上面還會插上各種金銀首飾來裝扮,而且大部分飾品都會比較重,穿戴費勁又不容易取摘下來,這些都是身份的象徵,加上古人很少有披頭散髮的女子,不管有錢沒有錢的人家女子都會盤好頭髮。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到了晚上即將進入休息的時間,這個時候不管如何都不要像白天那樣端著,必須把這種頭飾都卸下來,讓頭髮和頭皮得到最舒適的放鬆,這樣才可以休息好,睡眠才能好,晚不梳頭是告訴大家晚上就應該好好休息不要梳妝打扮,而“早不說夢”的說法就比較多,據現在的科學研究表明,其實人一個晚上一般會做四五個夢左右,但是由於睡眠深淺問題,很多夢都不會記得,偶爾也會記住一兩個。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古代的科學沒有這麼發達,所以當時的人對夢有很多解釋不到位的地方,加上古人迷信,《周公解夢》就是民間盛行的一本書籍,人們就會把夢境裡面的情況對照現實去猜測,覺得是現實中的一些預兆,於是古人就說早上起床不要對別人說自己夢裡的情況,這樣會導致一天都不順利,其實這都是一些猜測,並沒有科學依據。

另外也有人覺得“早不說夢”說法是這麼來的,有句大家熟知的話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說的就是白天的時候你總是在用大腦思考時期,到了晚上自然會夢見,所以起床後沒有必要瞎猜測,反而會導致自己大腦又進入緊張狀態和焦慮。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一輩常掛嘴邊,有什麼深意?

所以俗語其實說白了就是古人生活經驗之談,為了後人不走冤枉路,能更好更便捷的生活,古人把很多事情都總結出一句話告誡大家該怎麼做,在探索這些話的源頭常常會覺得有趣,也能看出古人的生活不易。大部分都能反應出他們最真實的生活實踐,涉及的範圍也很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