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他是西漢開國功臣之子,父子二人都對西漢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父親去世後,他繼承父親爵位。漢文帝時期,他被任命為河內太守,公元前158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漢文帝急忙調集三路軍隊到長安附近駐守防禦:宗正劉禮駐守在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在棘門,而他則守衛細柳——他就是西漢名將周亞夫。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周亞夫治軍有方,軍紀嚴明,即使是漢文帝慰問的車駕也被擋在軍營之外,不得擅入,令漢文帝讚賞不已。匈奴兵退去後,周亞夫被升為中尉,掌管京城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後來,漢文帝病重,囑咐太子劉啟以後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文帝去世後,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即位後就升周亞夫為車騎將軍,成為數一數二的高級軍官。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的削藩政策導致吳楚等七個諸侯國發動叛亂,是為七國之亂。景帝於是拜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周亞夫的作戰策略是放棄叛軍圍攻的梁國,從背後斷其糧道,然後伺機再擊潰叛軍。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但是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迫在眉睫,而梁王劉武又是漢景帝的親弟弟,劉武多次向周亞夫求援,但是周亞夫堅守不出,甚至漢景帝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真沉得住氣)。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後周亞夫截斷叛軍糧道,叛軍不得不掉過頭來攻打周亞夫,周亞夫依然堅守陣地,不久叛軍缺糧退兵,周亞夫瞅準時機發動反擊,大獲全勝,最終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七國之亂。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這次周亞夫雖然立下大功,但是與梁王結下了樑子,也給漢景帝心裡留下了陰影,因為自己的詔書都調不動周亞夫,權威受到挑戰。後周亞夫被升為丞相,不再掌管軍權,看似是器重周亞夫,其實是解除其兵權。

周亞夫擔任丞相後,由於性格太過剛直,而且堅守原則,所以與漢景帝之間產生了不少矛盾,而梁王每次來到京城覲見,都要說一次周亞夫的壞話,使漢景帝對他越來越疏遠。不久,因為匈奴叛將歸降封侯的問題與漢景帝再次發生了分歧,周亞夫藉此託病辭職,漢景帝立即順水推舟批准了。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不久,漢景帝又把他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故意不給他放筷子。

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櫡。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漢景帝見周亞夫脾氣一點沒變,還是那麼剛直,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此時,漢景帝就已經產生了殺機,只是暫時還沒有合理的理由。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周亞夫有個兒子叫周陽,他見周亞夫年紀大了,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後發喪時用,但是甲盾是國家禁止個人買賣的,於是就有人捅到了漢景帝那裡,漢景帝藉此將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經典的對話:

廷尉問道:“君侯為什麼要謀反啊?”

周亞夫答道:“兒子買的都是喪葬品,怎麼說是謀反呢?”

廷尉諷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吧!”

一代名將,因為一雙“筷子”而丟掉性命,他的結局令人惋惜

周亞夫受此屈辱,無法忍受,於是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一代名將,就這樣冤死獄中!

正所謂弓過盈則彎,刀過剛則斷,周亞夫性格比較剛直不阿,原則性比較強,脾氣比較大,所以不被統治者所喜歡,極易招來橫禍,而其悲劇的結局,實在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