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絕對是最有權勢的女人了。除了滿朝百官討好她之外,西方國家的公使們,也同樣不遺餘力的想去巴結她,但往往卻會弄巧成拙。比如,當時英國駐北京的公使,就在慈禧慶祝七十大壽時,獻上了一份大禮,可是老佛爺卻一怒之下,命人將它丟進了昆明湖,這位英國公使到底送了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其實,這東西放在如今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在當時可算是先進的高科技產品——放映機,也就是放電影的機子。那東西可是個好東西,為何讓會慈禧如此的大動肝火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您說一下電影的歷史。

關於的電影的發明權,西方國家各執一詞,小編也就不囉嗦了,而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誕生,卻毫無爭議,那就是1895年的法國短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第二年,電影就首先傳入了當時的上海,六年後又傳入北京。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當時在北京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外國人在公共場所放電影的景象。由於當時的各方面技術條件都不成熟,所以播放的電影也主要是《腳踏車賽跑》,《澆水的園丁》和《黑人吃西瓜》一類的記錄性短片,長的半個多小時,短的十幾分鍾。雖然內容和形式都十分的單調,但卻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畢竟這還是個稀罕玩意,誰都想看上一眼,瞧瞧這個西洋景。

一轉眼,時間到了1904年,恰逢慈禧太后過七十大壽。當時的一位英國公使,為了討好慈禧太后,便送了她一臺最新制造的手搖式放映機,並且在大壽的晚宴上,親自為太后播放電影。而播放的內容,也大都是小編上面提到的那些,雖然現在看起來很無聊,但當時卻是能讓人開懷大笑的好東西。可沒想到的是,這次卻突發了一場意外……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當時,慈禧太后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只聽見旁邊傳來“嘭、嘭、嘭”的幾聲悶響,這可把老太后嚇得夠嗆,還差點一“哧溜”從椅子上摔下來。她扭回頭一看,只見那臺放映機,開始冒白煙,接著燃起了火苗!一時間,蹭票看電影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嚇得“見鬼”似的亂叫,放映師一不小心,竟將著火的機器踢倒在地,機器上的火苗,又點燃了旁邊的簾子。最後,眾人都驚慌失措,四處奔逃,讓好好的晚宴,瞬間成了“菜市場”……

幸虧當時清宮內的救火隊及時趕到,用激桶抽水撲滅了火勢。事後盤查,雖然無人受傷,但是慈禧老太后卻被嚇得不輕,也許心中還留不可磨滅的“恐怖”陰影。事後,她認為這次的罪魁禍首,就是英國公使送給他的那臺放映機,他命李蓮英,領人將將那臺放映機“咕咚”一聲,直接丟到昆明湖,並且下令以後禁止在宮內播放電影。

也許讀者們看到這裡就有疑問了,為什麼以前播放電影的時候,都沒發生過起火,偏偏在慈禧太后的壽宴上出了岔子呢?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據記載,當時一共播了3部電影短片,加起來時間也超過了一個小時。而且中途還沒有間斷,這臺手搖式放映機,就暴露出了一個致命的短板,那就是長時間的摩擦,導致內部零件的溫度升高,機器內部的高溫,引燃了用硝酸纖維酯製造的電影膠片,

硝酸纖維酯製作成的電影膠片,其成分和火藥棉相似,一旦遇熱,極易燃燒。直到1923年,科學家研製成了醋酸安全片基,電影膠片愛著火的弊端,這才被克服掉。

英國公使送給慈禧一件先進的機器,慈禧還沒體驗完,就大叫:丟掉

從這件事情上,也能反映出晚清政府的一個問題,那就過度保守,對新事物沒有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反而是隻要有一點問題就一棒子打死,甚至是不惜作出因噎廢食的決定。所以席捲世界在科技浪潮的淘洗之下,晚清被淘汰出局,最後也就逐漸走向了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