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导言:一个来自15亿光年外的讯号预示着外星人的存在?科学家警告不要回复?如果还在纠结这些,那你就落后了!商业大亨们早已做好准备向外太空进发,至于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先去地球以外转一圈再说!

近来你有没有被一个主题为“15亿光年外的讯号”的讨论刷屏?

我们头顶的宇宙浩瀚无垠,蔚蓝色的天际对我们而言似乎总有无穷的吸引力,看着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希望总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太空旅客。其实,关注外太空、外星生命,致力于探索宇宙奥秘早已不是科学家和科幻小说家的专利,除了普罗大众,还有有钱又有闲的富豪名流们。他们对浩瀚无际的宇宙有着别样的执着与追求,对资本有着敏锐的直觉,先大众一步窥探到了这一领域的无限商机,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太空市场,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对太空旅行进行不懈地研究。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据报道,这一无线电脉冲确切的性质和起源尚不清楚,但在这一无线电信号中,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重复信号。这一重复信号中两次相同的无线电脉冲,都来自大约15亿光年距离的一个相同信号源。一些人会认为,来自太空的会重复出现的相同无线电信号,很可能是智能生物制造的信号,类似于人类能够制造的各种重复信号。报道一出,马上引起轩然大波,有媒体整理历年发现的疑似外星人讯号表示,2011年的60亿光年,2012年30亿光年,2018年却只有15亿光年。假设地球相对静止,那对方是在靠近了?网友纷纷脑洞大开:“宇宙深处神秘信号到底要不要回应?”、“外星人是不是要来找我们了?”。一时间,前段时间去世霍金和《三体》作者刘慈欣也频频被cue。

私人航天与国家的博弈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又一次拓展,更首次向全世界宣布,原本神秘的宇宙已向人类敞开了一扇大门,能够进入太空从那个时期开始成为亿万普通人的奢侈梦境。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丹尼斯·蒂托 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旅客

但随后美国国家航空局的垄断独行却让人们发现由政府机构主持的一系列航空计划已经越来越偏离这个最初的梦想:政府斥巨资开发的计划空洞无物,不仅很难收支平衡,而且更为糟糕的是美国国家航空局的大部分民间任务都固定分配给两家巨型航空公司完成,缺乏竞争导致市场缺乏活力,成本居高不下。总之,美国国家航空局不具备实现“平民航空梦”的能力和决心。

政府机构连同一系列垄断企业,再牵扯进复杂的国会利益斗争,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三角”,一般民间私人企业无法打破这个铁三角的内部 操作模式,为了实现自己的航空梦 ,它们只能另辟蹊径。亚轨道飞行科技的日渐完备则是世界上一批最为富有的人或是公司逐步加入到私人航空业中来的另外一个必备条件。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亚轨道飞行

许多知名商业大亨早已成为这个新生行业的主力军:理查德·布兰森开创的维珍航空旗下维珍银河太空船是世界上第一架商业太空船;知名网站Amazon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则是蓝色起源公司的幕后主脑,该企业以发展航天器和航天技术、提高人类进入太空的机会为主要目标。在地球上模拟火星探险的“火星指导计划”更是得到了infoseek创始人史蒂文·科尔西的财力资助;特斯拉的创始人之一伊龙·马斯克是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该公司目前的主要目标是登上地球的邻居——火星。除此之外还有“太空狂热分子”、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对私人航空工业的大力资助。

一、身先士卒:67岁维珍航空创始人布兰森计划做首批“太空飞人”

花25万美元就能打个“飞船”去太空了!2018年10月,维珍航空创始人布兰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维珍银河已经非常接近展开首次的太空任务,“我们是说在未来几个月成行,而不是几年。所以,很快了,兴奋的时刻就在眼前。”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无意外的话,布兰森本人也将成为首批外太空旅客,他表示自己正在接受航天员训练、健身训练、离心机训练,还有其它各种训练,以让身体能很好地适应太空环境。这位67岁的亿万富翁从2004年开始就投资商业太空旅行,建立了太空旅行公司维珍银河公司。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样的太空旅行会仅仅成为富豪们之间的游戏,因为票价确实不菲。维珍银河透露,其计划升空的"宇宙飞船二号"票价大约在25万美元。布兰森表示,虽然维珍银河的商用太空旅行成本在短期时间内不可能会降低,他希望"最终"的价格在十年内能够降至4万美元或5万美元左右。

二、蓝色起源宣布将在2019年实现太空旅行,2023年月球登陆建立永久定居点

蓝色起源是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旗下的一家商业太空公司,该公司在2018年10月曾宣布,2019年上半年游客只需要训练一天,支付大约10万至20万美元的门票,就能实现太空之旅。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蓝色起源已成功完成了其可重复使用的太空旅游乘客舱的首次飞行,并携带了一个“天行者人体模型”的测试假人,用来测量人类在飞行中的经历。这是蓝色起源第一次有效载荷实验,具有巨大的历史性意义。

从公司公布的视频来看,太空舱有豪华的内部结构。舱内共有6个座位,并且每个座位透过巨大的太空窗都有很好的视野。当太空舱进入太空时,乘客们将有大约4分钟的时间解开安全带,在里面漂浮,体验失重以及观赏地球,录音将提示他们返回座位。舱内设有很多把手,让乘客能够轻易的回到座位。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外,蓝色起源正计划支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定居点,2018年7月美国太空前沿基金会在华盛顿州伦顿召开的新太空会议上,公司发布了最新的路线图。蓝色起源的商业开发总监阿卡·查尼亚表示,该项目是其为美国开发月球着陆能力建设的第一步工作,对于其他国际客户来说,也能帮助探索如何在月球表面着陆多吨重的东西。

查尼亚说,第一次登陆可能会在2023年之前完成,这也许能帮助解决有关月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此外也能深入研究月球资源的识别、提取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类重返月球”。

三、《火星救援》现实版:人类2020年将登陆火星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旗下的SpaceX也不甘示弱,2017年初,马斯克曾宣布将在2018年把两名私人乘客送往月球轨道航行,并表示,公司已经和私人乘客接触过。这是一个为付费顾客服务的项目,他们已支付高额的定金。但事实证明该项目似乎没有更多进展。

马斯克对火星似乎异常痴迷,甚至希望“自己能“在火星上退休”,此前SpaceX就曾宣布已经在火星上选定了几个可能在未来供人类建立居住地的地点。该公司正在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确定红龙号太空船及未来载人任务在火星上的可能登陆地点。红龙号太空船将为SpaceX公司提出的“行星际运输系统”承担开路先锋的任务。

在2017年的一场报告中,SpaceX公司的保罗·伍斯特展示了一个看起来特别“有希望”的候选地点——具有平坦的地形,并且很容易取冰。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红龙太空船项目计划于2020年发射,而伊隆·马斯克的“行星际运输系统”将紧随其后。建成之后,该系统能在80天内将人类送到火星。SpaceX公司和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搜寻火星上地表附近存在大量冰块的区域,以作为未来建立人类殖民地的地点。

SpaceX对于着陆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2018年2月7日,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携带特斯拉电动汽车飞往太空。“猎鹰重型”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达到了63.8吨,其运载能力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超过了美国的德尔塔IV型(载荷28吨)以及中国的“长征5号”(载荷25吨)等先进大型现役火箭。而且,“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费用在9000万美元左右,是所有现役火箭中发射成本最低的。在许多人看来,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已经令人类殖民火星的梦想变得越发现实。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四、微软创始人的航天梦:以更低成本进入太空

2004年6月21日,全球首架私人航天器从美国加州的莫哈维机场起飞,成功飞至距离地面100公里外,然后返回地球。这个名为“太空船一号”的试飞项目得到了与比尔·盖茨共创微软的保罗·艾伦的财力支持。这次全球首次私人太空飞行正是想告诉天下人,太空不再只为官方独享,在不远的将来,即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样可以在星际遨游。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太空船一号

保罗·艾伦从小就怀揣着一个太空梦,十几岁的时候,保罗·艾伦是科幻和火箭的书呆子,他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但这种野心被近视眼摧毁了。他儿时的卧室里满是科幻小说和太空书籍。而比尔·盖茨最了解保罗·艾伦的痴迷,他回忆说: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在十年级,我八年级,他读的科幻小说比任何人都多。

这个“太空狂热分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投资了无数的项目,创立了大大小小数家公司,其中就有Vulcan Aerospace,Vulcan Aerospace是他和妹妹乔迪成立在Vulcan, Inc.公司(1986成立)旗下的子公司,专门致力于让私人商业太空旅行变的更加可获得和方便,是Vulcan, Inc.公司太空计划的前先锋,它通过计划和实施一些项目来满足需求太空旅行的需求和降低其费用,从而扭转世界对太空旅行的固化概念。艾伦曾经说过,他的太空梦就是要开创一个新的、低成本的私人太空旅行时代,一个能让更多普通的老百姓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太空旅行的时代,他甚至大胆预测总有一天,大家可以只花10美元就轻松过把“太空瘾”。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保罗·艾伦在去年十月份因病去世 ,最终并未亲眼见证那个时代的到来,但他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灿烂的遗产,他的梦想也将由后人接力,一直延续下去。

以上种种案例都证明了,在昂贵、复杂、技术难度超高且普遍由“国家队”主导的太空领域,私营企业也能毫不逊色地挑起大梁。嗅觉敏锐的资本家早已看中了私人航空工业这块香饽饽,竞争促进事业发展,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太空梦一定能够实现。


太空旅行不再遥不可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冷眼奢华观察站 | iLuxureport

唯物质主义精神家园,中国第一个用谷歌眼镜采访的自媒体

在微信上搜索iLuxureport

,与主页君一起冷眼奢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