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大:生科院畢業生的就業路

新華網武漢6月20日電(劉莉)當一批批畢業生穿上莊嚴又神聖的學士服,褪去大學校園的一份青澀與懵懂,他們就踏上了新的征途。或是保研,或是靠考研,或是就業,他們的漫漫前路精彩紛呈。

智名勇功,享受工作的氛圍

對自己有最全面的瞭解,正確認識自己的興趣所在,是決定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第一標準。

“要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自我定位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生工1304的李蘭豔說,“確定自己興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軟件輔助測試得知,也可以通過報名參加學校裡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等。”

而放棄了保研資格的段然鼓勵大家在選擇工作時不要被虛名所累,從而導致青春年華的蹉跎。“我在確定進入學而思任職之前,去多個公司進行了瞭解。這是對自己未來的負責。”儘管收到了國企等實力超強的企業的offer,段然卻沒有為所謂的履歷的漂亮而產生絲毫的猶豫。“我享受工作的每一刻,我要求選擇的工作必須保證精神狀態的飽滿。”

在接受培訓的日子裡,他每天接觸的都是來自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在與同齡人的交流與探討中,讓他驚豔的是自由與開放的氛圍。“這個工作的價值是依靠對你真正的利益建立的,你所得到的是否對你有質的幫助是就業的第一智慧。”

洗濯磨淬,開闊自身的胸襟

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確定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最需要的就是開拓自己的眼界。

一個多月內網申了90家公司,修改簡歷50餘次,參加筆試30餘場、面試20餘場,生技1301的嶽義茼的求職之路可謂是磨難重重。

“目標一旦確定了,行動就要快人一步。”嶽義茼坦言道,“很多人覺得轉行很可怕、很難,其實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有這個能力的。 ”找到未來的求職方向,他就開始了鍛造自己的計劃。簡歷製作學習、面試情景模擬、個人職業分析、行業分析等等訓練,將嶽義茼打造成了一個自信完美的求職者。

“多跑跑宣講會,既可以瞭解企業的需求,也可以通過面試練練膽量。特別是在對自己的定位還不太清晰時,就更應該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與他人多交流,通過別人的眼睛去認識自己。”李蘭豔建議,只有多接觸思想才能更開放。

段然針對在校大學生存在的對未來充滿迷茫,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等普遍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大一和大二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如果你想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知識就是你最有力的工具。”他誠懇地建議道。考慮到大三課業相對輕鬆,他提出了“開拓眼界,磨練自己”的主張。

開闊自己的胸襟不僅是提升自身素質的助力,更重要的是擴展自己發展的可能性。生科1304班的彭敏說“大多數人覺得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太可惜,可是當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時,你會覺得一切還是值得的。”

胸有成竹,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是拼搏在就業之路不留遺憾的保證。生科1304班彭敏的拼搏令人動容。在學校期間,她在參加廣告專業雙學位學習的同時,還充分利用空餘時間自學新媒體運營、圖片和視頻處理等方面的知識,為自己今後成為一名合格的媒體人做著不懈的努力。天道酬勤,最終申請到了暑期阿里巴巴的實習機會。

“我們華農學子不論是專業知識和能力還是學科素質都不輸於別的高校學生,但是令人可惜的是我們的畢業生有一些必要技巧上的不足。”當談及華農學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時,段然尖銳地指出了這個問題。

段然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段然說職場的生活讓他感受到了“做事標準”的力量,不同於在學校工作時做事的稍帶拖沓的風格,把每一件工作當做精品來開展,把每一項任務當做傑作來完成,這也是邁向“最好”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