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导语

2018年12月19日,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淮南朝阳医院管理有限公司53%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6.6亿元,最终成交价格以公开挂牌结果或公开竞价结果确定。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医院管理公司股权。

资料显示,2016年1月,益佰制药以2.6亿元的价格取得淮南朝阳医院管理有限公司32.5%的股权,以3.5亿元对医院管理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益佰制药持有淮南朝阳医院管理公司53%的股权。

这意味着益佰制药6.1亿元投资的医院,或以6.6亿元就卖出了。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25日,景峰医药宣布以1.5亿元的价格将成都金沙医院100%股权出售给德阳第五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恒康医疗是近年来并购医院“凶猛”的一支队伍。尽管公司尚未传出要出售医院的消息,但疯狂并购带来的财务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对公司业绩明显造成拖累。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53.49%。业绩深陷泥塘、债务高企下,恒康医药2018年11月不得不易主。

2018年年底的这一系列举动被认为是药企投资医院转变的风向标。有报道质疑,这或许意味着于2013年兴起,2016年达到井喷状态的药企投资并购医院的热潮正在减退。似乎,药企与医院的“联姻”并没有迅速实现预期的“幸福生活”。

提出分手为哪般

景峰医药表示,本次出让金沙医院100%股权所得的款项将用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交易完成后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加公司运营资金,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更好地聚焦国际化高端特色仿创药道路的发展战略布局。本次股权转让对公司损益的影响,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将增加合并报表利润总额6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售的成都金沙医院算作是公司旗下盈利较好的医院,其他医院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而在益佰制药在转让公告中表示,本次转让将有利于整合公司资源、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加公司现金流动性,更好的维护上市公司和公司股东的利益。

在公开资料中,淮南朝阳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为淮南朝阳医院的100%控股公司,益佰通过并购间接控股淮南朝阳医院,益佰制药首单医院并购完成。而且,通过医院管理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本身是盈利的。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图:亿欧网

那么,益佰制药出售医院管理公司,放弃间接持股这间民营三甲医院,显然并非是由于亏损的原因。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图:亿欧网

于是,有分析认为,在业内“医药工业延伸至医疗服务的道路不好走”的背景下,近几年来一直在布局医疗服务领域的益佰制药,卖掉一家长期盈利的医院管理公司,放弃间接控股三甲医院,或意味着其开始剥离医疗服务业务?

据医学界智库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亿元并购报告》,2018年中国医院并购医院数量虽然与2016年持平,但是交易金额仅为2016年的一半,同时公立医院在并购中的比例从2016年的62%下降到不到19%。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在益佰制药2018年的半年报中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189270.38万元,同比减少5918.44万元,下降3.03%。其中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47002.63 万元,同比减少12156.03 万元,同比下降7.64%,医疗服务板块收入为42203.60万元,同比增加6286.92万元,增长17.50%。

其2017年的年报也显示,因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带动业务量的增长,以及治疗中心新并表因素的影响,医疗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4.9%。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医疗服务板块的营收在稳步增长,淮南朝阳医院的优势也与益佰制药的核心布局相契合。

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益佰制药公开挂牌转让淮南朝阳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可能更多的原因是通过短期转让,来对冲其医药工业板块营收下滑的局面,挽回损失。

分分合合都为“活”

事实上,今天的“分”与当初的“合”一样,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活”下去。

益佰制药等药企进入医疗服务的背景是药品收入增速放缓。又恰逢新医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重组、改制。特别是其中的国企医院,根据中央对国企改革的最新精神,在2018年年底前,必须完成从国企“母体”的剥离,走上重组、改制之路。 据国资委测算,目前2000余家尚待剥离“国企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亿人次,年住院患者达到500万——这个庞大而沉默,却亟待找寻出路的医疗服务市场,无疑成为药企眼中,颇值得投资的“临床用药终端”。

于是,2017年以来,随着医改、药改强势推进,依靠传统营销渠道“掘金”的国产仿制药企业迫于市场压力纷纷谋求转型。实力雄厚的大药企,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或投资在研新药,“转身”创新药企业;但更多药企的转型方式,是先转变渠道,从以前的分销、控销,到主动扩展下游产业链,与药品流通企业深度合作,或者直接控制终端——收购医院。

据统计,目前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一共有22家上市公司开医院,争夺民营医院这块蛋糕。

过不下去了?药企“联姻”医院未能奔向幸福生活

图:东方IC

早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曾提出,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从3万亿元向8万亿元增长。该意见还对民营医疗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在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强业务合作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积极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政策、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

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其中指明,鼓励社会办医。要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

有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收购一家医院,药企自己的产品就有稳定的销路。一方面,随着医护人员积极性以及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医院收治病人的数量和住院量等日渐上升;另一方面,不走政府采购通道后,医院可通过二次议价、多次议价自行采购药品和设备,降低医院约20%-30%的成本。

可想而知,以前药品进医院还有医保、药事委员会等审核通过,如果医药企业并购医院后,掌握了经营权、人事权,以后什么药品能进医院,药企不是有了主动权了吗?单单这个利好对于国内众多药企来说,已经是足够大了诱惑,还没算上医院的其他创收。

其实,除了看重医院的可观利润,向中下游延伸产业链,为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是药企近年来主动联姻医院的重要原因。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清华大学第三届医药健康论坛上表示,“未来3到5年会出现一个医院并购的大潮。”朱恒鹏认为,对社会资本而言,并购医院比新建医院要容易的多,因为并购可以直接得到医院牌照、医保定点资格、医生团队、稳定的病源等有价值的资源。朱恒鹏曾预测,未来40%的公立医院将会被收购。

这就是药企“联姻”医院成为投资新风口的原因。

联营生活中的“绊脚石”

然而,企业始终是企业,市场终究是有竞争,市场日趋激烈的情势下,如果医疗服务不能成为盈利点,未来或将失去竞争性。

众所周知,医院由于投资回报长,退出方式狭窄,初始投入成本大,组织管理难度高,以及品牌初创获客不容易等原因,市场搏杀激烈,没有重金在手,还真不敢买医疗行业的入场券。

据行业媒体统计,截止2017年底,国内涉足医疗服务的上市药企已经达到22家,其中部分药企旗下更是拥有超过10家的医院,其中不乏成功案例。恒康医疗(原独一味制药)已转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超50%,成为了企业的主要来源。此外,达安基因、信邦制药、金陵药业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均超过20%。

然而,收购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被收购的医院不少处于亏损状态,后续如何联动主营业务,如何重建医院品牌,如何经营管理,以及医院的医生资源如何配置等,才是药企面临的真正难题。通化金马当年复牌即跌停,原因即在于此。

资料显示,2018年5月,通化金马拟21.9亿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德信义利、圣泽洲、七煤集团、双矿集团、鸡矿集团、鹤矿集团等6个交易对方收购七煤医院、双矿医院、鸡矿医院、鹤矿医院、鹤康肿瘤医院等各84.14%股权。通化金马指出,在收购完成后,通化金马将在原有的制药业务基础上新增综合医院服务业务。

公告发布当天,也是通化金马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半年后,复牌的第一天。然而,复牌当日通化金马即遭遇跌停,这与其连收5家医院的“大手笔”不无关联。

当时,深交所对通化重组事项进行问询的一大要点为收购标的多项经营指标差,并且七煤医院、双矿医院、鸡矿医院、鹤矿医院还均存在未按期偿还的大额债务以及较多未决诉讼事项,同时,鸡矿集团、鹤矿集团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深交所还特别指出,鹤康肿瘤医院,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亏损。对此,通化金马则表示,近两年鹤康肿瘤医院盈利能力呈改善趋势,该医院在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656万元、276万元,但2018年有望实现0.56万元的净利润。

通化金马对于上述标的存在的未偿还大额债务,以及鸡矿集团、鹤矿集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做出了风险提醒。对于通化金马如此高风险的并购案,并购后的前景如何仍是一片迷雾,能否真正盈利尚未可知。

著名医药行业专家史立臣表示,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对医院的收购,但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着收购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收购后的医院品牌如何建设,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如何操作,以及医院的医生资源如何配置等都成为摆在收购企业面前的难题。”

在史立臣看来,很多企业收购医院后并没有将医院经营起来,只是完善了产业布局,甚至有些企业收购医院只是因为看到其他企业收购从而进行跟风收购,根本没有意识到收购的医院能够跟其他自有资源达到聚合效应,促进企业向大健康发展。

一位署名为张强的医生曾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其他行业不同,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最缺的不是资本,也不缺医院大楼,缺的是医生人才资源流动的土壤,缺的是大量符合国际化医疗服务标准的医生团队,缺的是公平有序的民营公立竞争机制,缺的是国际化的医生培养体系。

然而,医药是一个成长性的行业,每一个低谷,皆是向上的开端,压力终将成为新的动力。

编辑|钱馨瑶 校对|坚果 视觉|牛小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