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希特勒又为何会对犹太人如此仇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战争中的启示与实录......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列强们纷纷开始对战败的德国进行各种限制,试图用条约的方式将这个昔日强盛的国家阉割到连菜鸡都不如。这其中就包括不被允许研究和生产在一战中被视为“步兵噩梦”的机枪。当然,精明的德国人并没有对这个要命的协约一筹莫展。

在《凡尔赛条约》签署过后,德国武器库中大部分的机枪都上缴给了协约方。而这也就使得德国军队中装备的机枪,并未超过《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限制数字。因此,在1928年时,当时的魏玛国防军决定开发一款新式机枪,用以取代在一战中使用的MG08/15型重机枪。

而这款使用气冷枪管,试图让步兵更容易携带的“轻型机枪”,无疑在日后为德国发展出更为致命的武器:MG34/42系列通用机枪铺设了必要条件。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MG08/15型轻机枪,此枪乃是在MG08重机枪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相比老式的水冷MG08,机枪总重14.1公斤的它便于步兵在战壕中快速移动,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然而尽管被冠以“轻机枪”的名号,但算上水冷套和两脚架的它重量仍然能达到21公斤。和MG08比起来只轻了4公斤,因而开发出一款便携式的轻机枪对于魏玛国防军来说,迫在眉睫。

为了规避开《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方面将机枪的研究分成了两个部分:国外研究和国内改造。在瑞士的索罗通工厂,莱茵金属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新式的MG30通用机枪,而这款冠以“轻机枪”名号的武器在日后也成为了德国坦克/单兵班组必备的武器MG34的前辈。在国内,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德莱赛公司所生产的M1918型机枪。莱茵金属公司成功地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与射击测试,并在1928-1929年期间于魏玛国防军小规模实验,最终于1930年定型列装。

有了新式机枪,绕不开《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还是会受到协约国的武力威胁。因此,新设计生产的这款机枪被定型“MG13”。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看上去有两脚架做支撑的MG13是个不折不扣的“轻机枪”,且使用的也是25发斜插式弹匣。然而,它所使用的弹药与德军的重机枪弹一样,甚至连弹道都是一样的!另外,下图显示MG13也可以使用75发马鞍状大容量弹鼓,机枪可以保证单发/连发射击,而它的枪管也可以保证在射击后迅速更换,基本具备了后世的“通用机枪”的条件。

MG13在二战前的主要作用的是作为坦克机枪使用。相比而言,后世的MG34虽然性能出众,但产量毕竟有限。因此,德国国防军早期的装甲部队几乎清一色都是使用MG13的,最知名的莫过于一号坦克,它的主武器使用的就是两挺MG13。另外,德军的装甲侦查部队早期的车载机枪,也是MG13。

射速仅有750发的它在1938年彻底停产,并被德国军方所封存,也有一部分的MG13被转手给了西班牙与葡萄牙用于国防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中国德械部队的装备清单中,就有MG13轻机枪的影子。在二战爆发后,封存的MG13机枪被重新取出使用,装配二线部队。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中国军队在二战前也使用过MG13。其所装备的一号坦克上以及采购的Sdkfz.222装甲车上所使用的都是德制MG13轻机枪。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轻机枪的身,操着重机枪的心:德制MG13通用机枪简史


▲直至苏德战争爆发,作为老旧武器的MG13仍未完全从德国国防军中退出武器序列。始终活跃在二三线部队当中作为辅助机枪/防空武器使用,而这款德国国内首款“通用机枪”最终随着纳粹的消亡而成为了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