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投入技术和供应链基础,京东发力拼购业务威胁拼多多?

在电商零售领域,过去很多年里大家都习惯了几个"带头大哥"的格局,但拼多多的"野蛮生长",似乎正在挑战着电商巨头的地位。

从GMV和用户数量上来看,成立仅三年的拼多多已然成为了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但平台上山寨、假货等问题一直伴随着拼多多,备受消费者所不满。假货问题还没结束,拼多多可能就要面对电商巨头冲破其护城河的危险了。

电商巨头开始发力拼购业务

众所周知,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赴美上市,凭借的是其拼购业务吸引来上亿级的用户。另一方面,拼多多也缺乏其他电商巨头所拥有的优势——积累多年的零售服务经验与供应链技术。而其赖以为创新优势的拼购业务,也很难成为平台护城河。

多年投入技术和供应链基础,京东发力拼购业务威胁拼多多?

实际上,拼购模式对于传统电商而言,是以社交玩法为主要模式,通过驱动用户社交分享进行购物。积累了多年零售经验的传统电商巨头们,其实已将拼购模式发展成为营销工具。拼多多的上市,也促使它们对拼购业务越来越重视,开始发力。

12月21日,京东公布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在前台部门中就成立了拼购业务部,负责拼购业务的发展、探索社交电商的创新模式。并任命侯艳平为负责人,向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直接汇报。

与拼多多不同的是,京东的拼购业务更强调质量,不追求绝对的低价。而且京东还表示,其与微信合作的"搜一搜"功能中,用户只要在微信搜索中输入品牌、品类相关的关键词,如"手机""卫衣",搜索结果里即可看到来自京东的购物信息,点击链接随即进入京东购物小程序。

多年投入技术和供应链基础,京东发力拼购业务威胁拼多多?

京东Q3财报显示,今年8月,通过京东拼购带来的京东新用户数量较1月增长14倍,是8月京东全渠道新用户数量的28%。京东社交电商已形成以拼购为主、以小程序+购物圈为辅、以社交魔方作为服务品牌商家支持平台的"三位一体"产品矩阵。

依托多年积累的零售基础,京东发力拼购业务,并带来了实际效益。对于京东来说,拼购业务可以形成帮助其完善差异化定位,提高行业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好东西。

随着京东这些传统电商巨头的强势入场,拼多多以拼购业务建立起来的行业优势无疑将会逐渐削弱。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将直接面对来自电商巨头的供应链与服务的竞争。

供应链竞争拼多多胜算几多

供应链一直是京东等零售巨头的重点投入对象,也是它们的优势所在。相比之下,拼多多成立三年多来在供应链方面的建设投入可以说少之又少。

财报显示,拼多多Q3的研发费用增加至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8倍,较上季度环比增长80%,研发投入占比也上升至9.8%。虽然近来拼多多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但与京东相比还是有些相形见绌。财报显示,京东本季度在供应链方面的投入为78亿元,同比增21.8%。

凭借着大量的财力投入,在过去的十几里,京东通过打造B2C自营电商和建立自有物流体系,将服务体验做到极致。在这一过程中,京东积累了大量零售运营和服务的基础。据《华夏时报》报道,京东此前已经在寻求将自己积累多年的供应链能力对外变现,比如像宝洁这样的品牌商,将所有业务都交于京东,它只需专心做产品。

另一方面,京东在供应链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领先行业。比如,京东的开放人工智能平台NeuHub,通过图像审核、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接口,支持各项应用业务;京东自主研发的区块链服务平台——"智臻链";面向零售店运营的全链路数据平台——"祖冲之"。

多年投入技术和供应链基础,京东发力拼购业务威胁拼多多?

长期来看,电商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看谁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更是要看谁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品质和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归根结底,则是供应链、技术、服务等综合实力的比拼。无论是拼多多等"电商新秀",还是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都将更加专注于零售基础设施的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