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王莽升遷記

奸臣王莽升遷記

王莽是西漢孝元皇后的侄子,孝元皇后的父兄都被西漢封侯,可以說是家世顯赫。到了王莽父親這輩,王莽的父親兄弟幾個也都封侯當官。只有王莽的父親去世較早,沒有爵位。

王莽家中清貧,但是王莽一方面勤奮好學,一方面在家照顧母親及家人,名聲甚好。

王莽愛好結交豪傑,尊重長輩,為其日後從政廣拉人脈。王莽的大伯父大將軍王鳳病了,王莽得知消息,前去看護。一連幾個月衣不解帶日夜照顧。王鳳覺得這個侄兒勝過其他人,心中很是感動,在他去世之前將王莽託付給太后和皇帝。有了大將軍的舉薦,王莽得到了他的第一個官職黃門郎,不久後還得到提拔。從此王莽踏上了仕途。

王莽踏上仕途之後,他之前結交的各方豪傑也就都派上了用場。他們有的向皇帝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封地讓給王莽一些,有些更是直接到皇帝跟前為王莽說好話。皇帝聽的多了難免日後對王莽多加留意,成帝看到王莽後認為果然賢能。於是王莽的好事連連,不是晉爵封侯,就是提拔官職。

面對這一連串的好事,若是別人怕是睡覺都會笑醒過來。可是王莽是誰呀,王莽不但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得意,反而加倍小心伺候皇上,更加謙卑。王莽的謙卑可不像如今一些政客,只是將謙卑掛在口頭上。王莽是將皇帝賞賜的車馬衣物轉贈給賓客,家中不留多餘的。將賞賜的金銀拿出來結交朝廷中的文武高官。於是王莽在家裡家外、朝廷上下好評如潮,名聲地位很快就超過了自己的長輩了。

王莽有了地位就開始幹自己想幹的事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搬開阻擋自己往上爬的絆腳石。於是他選擇了淳于長。至於為什麼選擇淳于長,史書中沒有說。我想從王莽的角度考慮,理由也很簡單,一、淳于長位列九卿的地位排在王莽之上;二、淳于長是皇太后的外甥且有才能,搬掉了淳于長,有利於自己的發展。

於是王莽四處蒐集淳于長的所謂“罪證”。當王莽拿到了淳于長的證據後,他自己不願意出面,而是通過大司馬王根向漢成帝舉報的。大司馬為什麼這麼聽王莽的話,為什麼甘當王莽的“殺手”,史書未說。更為奇怪的是王根向漢成帝舉報淳于長後,就向漢成帝辭去大司馬的官位,同時舉薦王莽接掌大司馬的職權。在淳于長案中王根異於常人的舉動,給人們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間。你儘可想象王莽在蒐集淳于長“罪證”的同時,也蒐集到王根的“罪證”。王根有短處在王莽的手中,只得聽其擺佈了。

經過了淳于長案,淳于長被皇帝處決,王莽升任大司馬,且更加受到皇帝的重用和信任了。

好景不長,王莽輔佐成帝一年多成帝駕崩。漢哀帝繼位,王莽的姑姑王太后升格為太皇太后。漢哀帝的祖母、母親參與朝政,幾番爭鬥將王莽逼出朝廷。

王莽在自家封地,其二兒子殺死奴婢,王莽令其自殺。有人將這件事在哀帝面前頌揚,於是哀帝又將王莽召回,不久哀帝去世,哀帝無子。且哀帝的祖母、母親也已經去世,王莽的姑姑迅速掌控朝局,與王莽商議,決定接中山王以成帝后代的名義繼承皇位,稱為漢平帝。王莽的姑姑再次成為太后。

王莽工於心計,又有皇太后的支持,在群臣中建立威勢,自然就會有人趨炎附勢。那些得到過王莽好處的人,以及希望得到王莽好處的人,唯王莽的馬首是瞻。

王莽開始對反對過他的人和他不喜歡的人進行清理。王莽先是對這些人羅織罪名,命人寫成奏章,交給大司徒孔光,孔光不敢壓著奏摺,只得報給王莽。王莽再假模假式地稟報太后。王太后批准這些奏摺,被指控的人員無一例外,被罷官削爵,流放邊地。

王莽素來敬畏叔叔王立,總覺得他在身邊會影響自己的作為。就再次攛掇大司徒孔光誣陷王立。說王立當年知道淳于長的罪行,王立接受了淳于長的賄賂,包庇淳于長。王立有口難辯。因為王立是王太后的親弟弟,太后不忍處置王立。王莽不甘心就再次啟奏太后:“國家還不穩定,即便是小心翼翼還難保周全,更何況因為私情失去公正,引起大臣們的非議,不如先將他遣回封地,以後再召回來就是了。”王太后無奈只得應允。

平帝繼位年紀幼小,王莽假借為了維護漢室的正統,向太后建議,授予平帝的親生母親中山孝王后的稱號,同時授予平帝舅舅爵位,讓他們繼續住在中山封地,不得進京與平帝相聚。其實王莽的真實想法是分開平帝的至親,以便對年幼的皇帝加以掌控。王莽能將最齷齪做法,冠以最體面名義,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

其實王莽的做法,連他的兒子王宇都看出來是包藏禍心。王宇擔心將來平帝成人,會懲處王家。於是建議平帝的母親要求來京,平帝的母親提出來京的請求後,被王莽拒絕。王宇認為王莽不會接受自己的建議,想利用鬼神恐嚇王莽,以期達到促使王莽改變主意的目的。不料事情敗露,王宇入獄,並被王莽毒死。王宇的媳婦懷有身孕,王莽將她也投入獄中,待其生產後立即殺死。

王莽為達個人目的陷害同僚,逼死大臣,誣陷自己的叔叔,脅迫自己的姑姑,毒死自己的兒子,殺死自己的兒媳婦。手段歹毒至極。欲知王莽後事,請看下集《亂臣王莽篡國記》。

(謝謝你閱讀本文,如果你是用手機閱讀本文,且願意繼續閱讀本人的其他文章,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左側本人頭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