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韓國片的題材真的好寬闊啊,這部以97年亞洲金融危機為背景的故事表面講經濟危機,內裡講的還是人性。

電影分為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危機中投機獲利的金融才子和樸實的民營小老闆三條線索展開。每個人物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場、階層,尤其開篇三條線索的蒙太奇張力非凡。交織的幾條線索也讓影片傳遞的情感更飽滿。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劉亞仁在片中的角色幾段演講都很出彩,特別是第一次拉投資的那段獨白很有感染力。“反派”趙宇鎮的表演非常毒辣,和劇情一樣,全程都在碾壓別人。法國明星文森特·卡索戲份不多但是出鏡自帶氣場,壓迫感十足。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全片最動人的情節就是小老闆被好心老闆鼓勵“要堅持下去”,然而最淒涼的就是好心老闆自己堅持不住自盡。結尾處小老闆挺過金融危機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充滿諷刺。

電影是基於歷史改編的,所以影片其實沒有一個完滿的結局,最後電影用歷史的輪迴暗示目前韓國的經濟形勢。感嘆一句,韓國電影真的敢拍,不僅借古諷今,最後真的正面剛上了當權者。敢於發聲這點真的不服不行。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歷史的車輪滾啊滾,40年前《藍領階級》用這句臺詞結尾:“他們總是讓熟練工和新手鬥,年輕人和老人鬥,黑人和白人鬥,窩裡鬥,就沒有力氣跟他們鬥。”在我看來這倆片描繪的資本與權力的陰影是相同的,這裡出問題只需拋出那裡的問題轉移注意,低下層永遠忙活自己那點“深信不疑”。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電影還是真是敢拍啊

致那些即使頭破血流也要鬥爭到底和那些踏實生活努力奮鬥的人吧。

P.S.感覺這部有些沉重的朋友可以看看《大空頭》,題材類似但是整體基調比較輕鬆睿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