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

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

小语是典型的“急匆匆”:做事雷厉风行,讲究的是效率。

婆婆是典型的“慢吞吞”:做事细致入微,讲究的是完美。

生二宝后,小语离职在家带两娃,每天被两个娃弄得焦头烂额的。婆婆种地,帮忙做饭,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老公呢,在外地打工。

(一)“妈,你做的午饭呢?”

有一天快中午12点了,婆婆从地里回来,说弄饺子吃。小语和娃娃们都很开心,特别是小语,南方嫁过来的,吃不习惯这边的馒头煎饼,但特别喜欢吃婆婆包的饺子。

二宝还在哺乳期,大宝还没上幼儿园,小语在堂屋陪着宝贝们玩。等到快两点,问婆婆: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到厨房一看,婆婆正弄着馅子:肉馅已经准备好,水萝卜也洗好了一大箩筐,就等搅成丝了。小语很无奈,肚子又饿,抱怨婆婆:妈,你洗几根萝卜就好,洗这么多浪费时间啊?

婆婆:不会啊,我今天洗好了,下回就直接拿来用,方便。

小语:......

后来实在等不急,小语吃面包和八宝粥垫肚子,等饺子出锅已经下午啦。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

(二)“不好意思,下次早点来”

农村老家就一辆三轮车,小语不会开,外出都是婆婆载着小语和两娃。

每次给宝宝打疫苗,小语提前一天和婆婆说好。充好电,车上很多农活的工具要卸下来。

结果第二天,婆婆还先去地里,八九点回来做饭,吃完再喂完公公吃饭,就快10点了。然后再换掉干活的脏衣服,洗脸洗头、吹干头发(婆婆特别注重形象)才出发。

等到镇里卫生院,经常已经11点多了。医生们都对小语有印象了,开玩笑说“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先给宝宝打疫苗”。

小语也很无奈:下次早点来。

小语抱怨过几次,但效果不大。还好每次虽然去的晚,但没有耽误。

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

(三)“妈,你到哪了”

小语带着两娃,有时候会去城里大姑子家玩几天。

坐车返回老家时,都会提前说好,坐上公交后再打电话给婆婆,一个小时后在村外的车站接她们(因为几乎每次婆婆都迟到)。

有次大冬天,特别冷,大姑子也一起回老家。下车后婆婆又没到,小语打电话:“妈,你到哪了?”婆婆回复:“三轮车钥匙刚才一直没找到,这就来”。

小语挂完电话,特别无语:夏天还好,这么冷天,怕娃娃们受凉。

等了一会,因为风很大,小语她们往家的方向走。走了十分钟,婆婆才来。上车后小语还没说话,大姑子抢先说了她妈妈几句。小语想再抱怨一句,就立马被大姑子阻止了。

小语想起有次也是当着大姑子面抱怨了婆婆几句,就被大姑子教育了好久,她满肚子怨气只能憋着,想着以后还是得和婆婆好好说,别再迟到了。

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

(四)

婆媳性格不同,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经常有各种摩擦,在所难免。

当“急匆匆”媳妇遇到“慢吞吞”婆婆,相互都委屈,媳妇抱怨婆婆慢,婆婆怪媳妇急。需要相互包容,但有的事情,必须要有一方做出改变。

朋友们,急与慢,你们是属于哪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