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我們究竟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12月10日,《國家寶藏2》如期開播,不變的初心、不變模樣、不變的001號講解員,一切都是最熟悉的樣子。節目首播便刷爆輿論,“一如既往的良心綜藝”成為主流聲音,豆瓣評分9.4超過第一季的9.0。

相比第一季首期在百萬徘徊的播放量,截至目前,《國家寶藏2》播放量3194萬,這得益於上一季鑄造的好口碑和國民度,王菲黎明天王天后的加持、明星班底升級也“功不可沒”。在開播前他們也的確貢獻了超高的期待值和噱頭。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只是,節目播出後天王天后似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爭議”,反而是演技小生翟天臨以優質的表演、做足功課的對談、以及謙遜的待人接物收穫了一眾好評。這樣的鮮明對比,也讓明星和文博類節目的“相處之道”備受關注。

近年來,文博類節目風靡的同時,明星入局也成了多贏牌:對節目和文博本身來講可提升話題度,加入明星之後聲量擴大事半功倍;對明星來講可提升個人品牌, “文化”“高大上”“正能量”標籤高階圈粉;對觀眾來講,既能瞭解傳統文化又能看到喜愛的明星藝人。何樂不為?

只是當藍海逐漸發展成為紅海,觀眾期待值和審美也在迅速提升,明星入局文博類節目也從最初的“站臺”發展到後來更多的考驗:文博類節目固然圈粉容易,但是也極易暴露明星自身的問題,諸如演技、臺詞等表演硬傷以及文化短板等。究竟,節目和明星該如何互相選擇並互相成就呢?

《國家寶藏2》明星成績單:王菲黎明受質疑、翟天臨圈粉

“王菲上國寶節目了,實在是有生之年。置身在一堆大詞、民族榮辱和歷史云云之中,顯得格格不入,奇怪。不希望她機械地背讀,傻傻的,讓人心疼,她念中華民族也顯得奇怪”。第一期節目播出後,某豆瓣網友寫道。

節目中王菲守護的文物是“樣式雷建築燙樣”,並以民國《大公報》記者的視角,講述了民國時期林徽因等人為守護文物付出的種種努力。只是這樣一個類似於旁白的視角也為王菲招致了豆瓣、微博、彈幕等社交平臺上的大量質疑,“有點僵”、“背詞”、“眼睛無神”等並不少見。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天王黎明的境遇並沒有好很多,作為第一期節目的壓軸推薦,他守護的國寶是金甌永固杯,是87歲的乾隆親自參與制作和完成的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延續了上一季“做夢”和康雍乾三代對話的元素,但這一環節本身的“廣告屬性”削弱了文物的魅力,黎明也成為嘉賓中聲量最弱的。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不可否認,關於明星表現的評價充滿了個人性,對王菲不乏有人認為“她並不是專業演員”、“氣質好就行了,找明星本來就是引流的,不能要求太多”,對黎明亦有人表示“演技很棒,完全是見到長輩的樣子”、“普通話還可以”。而明星和文博類節目之間,究竟如何才能實現共贏呢?

以表演、朗誦、待人接物和文化功底狂圈粉的翟天臨,或許提供了一個樣本答案。翟天臨守護的是李白草書《上陽臺帖》,作於李白和杜甫的第二次相遇中,並以此為切入點,上演了一段前世傳奇:以杜甫視角解讀了和李白的相遇以及他的人生追求,翟天臨和助演老師的演技碰撞成為節目的一大看點。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看不到翟天臨的影子,只看到一個灑脫的李太白”、“代入感太強了”、“演員的臺詞功底好厲害”……彈幕上諸如此類的肯定不在少數。如果說表演是對演技的考驗,那麼他和張國立、濮存昕之間的互動,表露出來的文化功底和功課,則是其圈粉關鍵。

翟天臨和濮存昕朗誦的《如果沒有李白》更是燃炸現場。字數不多的朗誦裡,將詩仙李白對於現當代人的影響之深遠描繪得淋漓盡致,那些生活中最常用的詩歌、成語以及風景裡,都有李白的影子。

“值得反覆看二十遍”、“這才是國民綜藝的家國情懷”……各種社交平臺上更有大量網友都在反覆觀看這段朗誦表演,尋求朗誦詞,甚至更有網友表示“重讀《全唐詩”。讓綜藝走出娛樂,以文化的力量感染大眾,這正是《國家寶藏》的力量。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而回歸到翟天臨自己,他能演、能朗誦的專業技能,以及對李白和杜甫之間的故事娓娓道來的文化功底、對前輩張國立濮存昕的敬重,都展現了一個演員的專業素養和個人素養,圈粉自然不難理解。

鄧倫、週一圍等相繼入局,明星如何與文博類節目互相成就?

“明星出現在節目裡,為觀眾打開一扇窗;公眾人物最大的價值,是用他們的影響力引領觀眾去看有價值的東西。明星們自己也很開心,這是他們公眾價值的最大化”。《國家寶藏》系列總導演於蕾曾如是評價明星和文博類節目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明星入局文博類節目不在少數,而這背後,輿論卻正在兩端發展。

上文提及的《國家寶藏》明星成績單,或許還應該加入兩季節目的常駐主持,張國立。從《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康熙微服私訪記》等多部經典劇集中走出來的他,近年來頻頻現身綜藝節目,對歷史的通透、對後輩的提攜、解說時的大氣、互動時可趣味可感性,展現了一個老藝術家的德藝雙馨,圈粉無數。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同期在播的《上新了故宮》,顯然也是明星入局文博類節目的典型代表。如今節目播出過半,豆瓣評分8.2,一度被媒體報道是同類節目最低分。據瞭解,節目以鄧倫、週一圍為常駐嘉賓,並在每期邀請一位明星嘉賓加入,以不同主題探秘故宮。

翻閱豆瓣等平臺,不難發現,節目對於明星和廣告的過多呈現成為壓倒輿論的最重要元素,當然鄧倫、週一圍身上的流量屬性也在其中體現出來。作用於粉絲,鄧倫堪稱一個行走的衣服架子,顏值、造型、甚至一個回眸一笑,都能讓她們歡呼雀躍;但是作用於觀眾,鄧倫和明星嘉賓的對話卻被質疑“毫無營養”、“文創專員的頭銜看不出明星嘉賓有何作用?”。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其實鄧倫在談及被邀請的原因時就曾坦言,“之前一次都沒有來過故宮。我是以一個觀眾一個素人的角度,走進故宮,觀眾只是借我的視角,去感受故宮,以一個未知者的角度去感受故宮”。只是目前看來,這份初入故宮的歡欣並沒能傳遞給太多觀眾,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知識和娛樂同樣沒有門檻。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相比之下,剛剛因為演技、生活等深陷輿論風波的週一圍似乎稍微扳回一城。“小劇場發揮穩定”、“演得那幾個片段都很喜歡”,當然也不乏網友認為其仍然過於油膩。除此之外,由於演技備受質疑的袁姍姍也因為在小劇場中的表現被網友力贊“演技有很大進步”。


《國家寶藏2》王菲受質疑、翟天臨圈粉,論明星和節目的相處之道


顯然,文博類節目這場“鍍金之旅”,對明星來講仍然充滿挑戰;而對於節目來講,似乎也很容易一招不慎,耗盡之前的口碑和國民度。而這一點,已然成為懸掛在很多製作人頭頂的利劍,即便是豆瓣平均9.2的《國家寶藏》系列。

2018年8月,於蕾便曾對媒體透露過選擇明星藝人的標準:“我們是先定下文物,流量明星不是我們的標準,合適才是,一定要特別合適他們守護的那件文物,我們初心不變,好好講國寶的故事”。從第二季首播效果來看,似乎仍然未能做到“萬無一失”。不過也正是如此,翟天臨這樣的黑馬也讓觀眾分外驚喜。

明星和文博類節目的“合作共贏”,仍在路上。不過很顯然,經歷了爆發式發展的文博類節目,也不再是憑藉文化節目的標籤便成為市場買單的利器,更不是明星站臺便能完成的鍍金之旅。只有專業的製作水準、過硬的表演藝術以及立足節目和文化本身的初衷,才是觀眾“叫好”的最終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