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很忙!

落葉送秋去,風吹野菊黃。

秋盡冬來,漫步田野,迎著微風,抬望眼,簇簇流金又悄然觸動著我的心魂,勾起了我的情思。


家鄉地處淮河流域,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萬物競長,各盡妖嬈。

野菊花就是眾多野生花序植物中遍佈最廣,數量最多的物種,它以頑強的生命力繁衍生息於家鄉的田間地頭,嶺埂溝壑,鬱鬱蔥蔥,蓬蓬勃勃,初冬時節甚是搶眼。

野菊的花朵不大,頭狀傘房花序,花瓣排列緊蹙有序,盛開時散發有淡淡的香氣。葉、花、藤皆能入藥,味苦、辛、涼,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明目,降壓的作用,尤其對蚊蟲叮咬特有療效。

曾記得,母親採來此花,晾乾後填裝成枕頭,一年之中,簡陋的茅屋裡都會氤氳著悠悠清香,既耐用,又防蚊。用野菊花泡製的藥酒塗抹在癰腫、疔瘡處更是散瘀止癢,效果明顯。

秋天很忙!


野菊花,是屬於深秋的。

晚秋,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當草木漸漸枯萎,枯葉慢慢飄零,百花殆盡,蕭瑟漫起時,秋風便格外給力,悄悄吹開了那一片片厚綴飽滿的花蕾。

藍天白雲下,一簇簇,一嶺嶺的野菊花在斑斕的色彩中佔盡風光,大片大片的金黃總會耀眼地裝點著家鄉的田野,漸次怒放,花期長久,直到露重霜冷的初冬,灰白蕭颯中滿野盡帶黃金甲,把晚秋點飾得別樣高貴。

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有野菊花裝扮的秋天卻是明豔的,充滿情調的,那蓬勃的氣勢足以讓人心旌盪漾,又怎會生髮人比黃花瘦的感傷呢!

秋天很忙!


野菊花,是屬於童年的。

流年記憶的深處,野菊熟悉而又親切。童年的生活,在野菊花的裝扮下亦顯得多姿多彩,爛漫無比。

最難忘的當數牛背上的過往,一幕幕浮現眼前,一件件記憶猶新。秋風掃落葉,顆粒盡歸倉,除了幼嫩的麥苗還帶著淡淡的新綠,田野一片枯萎,這可省了放牛娃的心,他們可以肆意玩耍再不用擔心牛兒偷食禍害莊稼了。

可這個季節遍地耕牛是難以填飽肚子的,懂事的放牛娃一邊放牧,一邊會用勤勞的小手去採陡崖處牛兒無法涉足的野草。耕牛一旦填飽了肚子自會顯得老實許多,放牛的小朋友便放心聚在一起幹自己喜歡的事情。

採摘隨手可得的野菊花,就著長長的蔓藤編織成花環戴在頭上做遊戲是常有的事情,有時還會把金黃鮮豔的花環套在牛兒的脖子上,把心愛的牛兒打扮一番,也算是滿心歡喜了。

趕上無風的朗日,躺在開滿野菊花的小張河水畔,聞花香,聽禽鳴,看白雲悠悠,賞碧空雁陣,盡享秋日暖陽,一懷懷稚嫩的暢想時常縈繞心頭,緩緩的,綿綿的。

直到雲水處已是落霞與孤鶩齊飛,野菊花披上柔和的胭紅,才戀戀不捨地坐起慵懶的身子。沐浴晚霞,串串稚嫩的笑語伴著野菊花的幽香從搭伴成行的牛背上傳來,迴盪在深秋的曠野,天真,無邪,開懷,盡情。

秋天很忙!


野菊花,是屬於自然的。

“田邊河岸山坡上,野菊叢生花朵黃;處在寒秋時節裡,傲霜怒放發清香。”和詩人一樣,我同樣欣賞野菊自然的野性之美。

它生於露天荒野,長於千丘萬壑,開於寒風乍起,豔於露重霜寒。即便與同是傲霜鬥雪的臘梅相比,它亦沒有屬於自己的院落,得不到鍾情者的精心打理與呵護。

可它從未羨慕牡丹的富貴,玫瑰的招展,金桂的馥郁,月季的嬌豔,而是默默經受風霜的砥礪,凌寒獨放,在困境中開出自己頑強的姿態,於樸實中活出自己傲骨的氣節,那獨特的氣質和秀氣所散發出來的美總會讓人心生感動,也會時常觸動我的思想。

於是,發自心底的感慨總想落筆成行,而整篇素箋裡卻難以找到華麗的詞句。想來,同屬菊類,皆擁傲霜風骨,野菊沒有得到庭院菊花的禮遇和文學大師的青睞,恐是其身處荒野,花朵不大,顏色單一,不為人矚目的緣故。

而其“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的孤傲性情,恰恰被一代宗師誠齋先生慧眼拾得,於是就有了“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的情不自禁。

想必是野菊的悠閒自若,不媚俗迎合,不趨時唯上的品性,讓大師特別理解和賞識的緣故吧,進而心生“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也就不足為奇了。

名利世俗面前,野菊的悠然自得,不減妙香,不慕賞識,不為邀寵爭光的自然姿態更是讓我心生敬佩。

秋天很忙!


野菊,秋去冬來的點點黃花,樸實而微小。從古至今,即使很少出沒於文人騷客的筆墨間,而我從未感覺它是孤獨和渺小的。

看,凋零的枯葉堆積它的身旁甘願化作護花的泥,埋下來秋賞菊開的期待。身旁高挑萎黃的茅草,時不時低頭欣賞寒意中的花開正濃,是羨慕?是欽佩?還是嫉妒?恐怕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眾多通透著靈氣不知名的鳥雀,更是喜歡在它的周圍忙於張羅,嬉戲駐足間,那動聽的啾鳴,又有誰能解意呢?

秋天很忙!


巧遇幾位採摘菊花的婆婆,攀談中得知大多是晾乾後要帶到集市草藥店出售的。多年來,每逢菊黃時節,她們就會挎著籃子 ,拎著袋子專注採摘。

她們早已習慣了坦然接納這熟悉的土地帶來的恩惠,習慣了田地間作業的他們默默承載著艱辛,強忍著負累,守候著屬於自己的家園,只爭朝夕,何惜體能!

誠然,那種不辭勞苦而又充滿情趣的生活,時常會讓我賞識和感動。也正是因為還有著眾多像野菊一樣不被人矚目,默默於鄉間,用堅韌護衛著漸趨漸遠的村落,編織著理想鄉村夢的人,田野的希望還在,濃濃的鄉愁尚存。

遺憾的是就像如今的野菊那樣,肆意的採摘讓其數量驟減,顯得更為可貴,風靡冬初的氣勢已成歷史,村落大多也已淪為留守老人最後的家園。

那裡的雞鳴犬吠,那裡的人頭攢動,那充滿人情味兒的氛圍正慢慢填進記憶的深谷,積澱成鄉村特有的淳樸情愫豐富著幾代人為之付出,為之留戀的情感空間。

秋天很忙!


驀然,沉甸甸的遐想牽手無聲的感動,慢慢伸向翠竹掩映的紅瓦小院。房前屋後散遊著家禽,時不時的鳴叫顯得悅耳動聽。

看家的小狗熟睡在門前,任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安詳得有些貪婪。

裊裊炊煙似流雲遺落的輕紗,和著燒柴的味道慢慢消失在村子的上空。

湛藍的天空下,小院周圍的野菊格外金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