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購房指南

買房是每一個在城市裡安家的人都需要面臨的問題,對於不少人來說,房子=一輩子的家。而今,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買房需求越來越大,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高層成為了主要的購房選擇。那麼問題來了,高層買房選幾層好?其實,高層選樓層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購房者一定要注意!否則你千辛萬苦掙錢、搖號、挑樓盤較後一不留神挑了個別人都不要的房子……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你得了解到底多少層才算高層:

低層:1-3F的建築為低層建築

多層:7F以下的建築為多層建築(包括6層復7層)

小高層:7—11F的建築為小高層(包括11層復12層)

高層:12—30F的建築為高層

超高層:30F以上的建築為超高層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警告1:底層不能買

現在人們一般都不喜歡買底層,因此,很多開發商努力底層上做文章,比如贈花園,並且花園都設計得非常精美、別緻。花同樣的錢比別人多得一處花園,看似物超所值,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哦。在底層,若防潮措施不過關,長期住在這種房子裡,不僅電器、傢俱容易生鏽、發黴,人也易患風溼性關節炎。

底層因鄰近各種管道尤其是下水道,如果管道質量差或設計不合理,就容易堵塞,特別是化糞池封閉不嚴、管道不暢,易滋生蚊蠅且臭氣沖天。另外,底層的採光和通風也往往會受到周圍高大建築的遮擋影響,一旦遇到黑心kfs,分分鐘承諾變詛咒,連哭都找不到地方。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想想也是醉了,遇到以上情景,估計全家都得崩潰掉。所以那個看似美美的贈送花園,說不定就是顆糖衣炮彈哦,想要佔點kfs便宜的同學還需三思吶,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過現在,很多kfs也學精明瞭,樓盤設計直接放棄底樓做住房,轉而做物業用房或設備用房,正所謂,順民意才能得天下。

警告2:頂層不能買

現在的年輕人買房大多喜歡選擇頂層,不僅有寬闊的視線,充足的陽光,還能在樓頂吹吹風,曬曬太陽,看看風景,價格還便宜。看似賺到,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頂層的如若隔熱和防水設施不好,因為頂層受太陽直射面積大,下雨天易滲漏,常常身陷“夏暖冬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起居更加耗電。甚至下水管道外還可能漏氣,想想都覺得顫慄。其實……南京也有不少這樣的坑爹樓盤,不信你看

所以打算買頂樓的同學,你真的不再考慮考慮?

警告3:揚灰層9-11F不能買

揚灰層是指:由於氣流和建築微環境的影響,建築物在一定高度範圍內的部分灰塵密度較大。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幹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汙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

警告4:10層以上不能買

家有老人、兒童,儘量避免選擇較高樓層。不然萬一哪天停電,老人爬不動樓梯還得出門住賓館,心塞不心塞。

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房知識」樓層的選擇標準,你真的瞭解嗎?

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髮育也非常不利,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

有人看到這裡哭了,有人看到這裡怒了:“這也不能買,那也不能賣,到底該怎麼選?小編,你給我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於是,小編英勇的站了出來,給大家講一講,高層到底如何選擇樓層。

如何選擇樓層

買房選樓層,我們一般會從這些方面來考慮:

1、高層住宅的總層數。

2、對高層住宅的環境要求。

3、生活的便利程度。

4、無論選擇哪一層,採光擺在首位。

5、家庭人數及健康情況。

6、如果信風水,屬相與樓層風水也是要考慮的方面,如4、14、18層如果在意就儘量不要選,避免入住後心裡憋屈。

另外,總層數不同選房層數就也不同,下面是業內公認的選房攻略:

簡單的來說,樓層越高,遮擋物就越少,採光相對來說會比較好些,較適合中青年人的選擇及居住。較低樓層更能避開噪音及粉塵的汙染,出行更加方便,更適合老年人居住。get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