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交易合法來保護非洲象行得通嗎

研究得出結論,象牙貿易的合法化不能拯救大象。2016年12月15日提出的“殺死大象是拯救它們的最好方法嗎?”這一有爭議的想法將於下週在南非舉行的一次大型自然保護會議上舉行。在南非,大象豐富的非洲國家將繼續推動廢除長期以來禁止象牙銷售的全球禁令,並將象牙貿易從精心管理的大象種群中引入有限度的合法貿易。他們認為,合法的市場將會抑制偷獵行為,併為保護它們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通過交易合法來保護非洲象行得通嗎

倉庫中待出口的象牙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只有存在一個問題:非洲大象的生長和繁殖速度太慢,不足以支持在這種材料上的全球貿易,用於雕刻和珠寶的象牙量過大。“對象牙的需求太大了;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阿伯丁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盧瑟說:“它超過了大象能生產的東西。”他說,試圖用非洲象來做象牙合法交易很可能會“把它們踢到滅絕的境地”。

這項研究肯定會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七次會議上引發爭論,該會議將於9月24日至10月5日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舉行。許多非洲畜群面臨著嚴重的危險:最近一項對草原象群的調查估計,從2007年到2014年,盜獵者每年殺死3萬隻動物,使其數量減少到40萬。總體而言,研究人員估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非洲大象數量銳減了95%以上。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類似的趨勢促使CITES的成員制定了象牙禁令。它通過了南部非洲國家相對健康的大象種群的反對意見,這些國家主張進行規範的貿易。但是,除了1999年和2008年批准的有限的象牙銷售之外,這項禁令已經成立,並幫助穩定數量,儘管整體下降。

很明顯,合法的象牙貿易永遠都是不可持續的。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保護遺傳學家塞繆爾·瓦塞爾(Samuel Wasser)說。

三個國家——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和南非——有望提出重新啟動合法象牙貿易的建議。所有人都認為,一些大象的數量足夠健康,可以用於象牙生產。這些提案設想從兩種被故意殺害的動物身上獲取象牙——有時因為它們變成了滋擾,踐踏莊稼和威脅人類。

這個想法促使英國斯特靈大學的Lusseau和動物行為學家Phyllis Lee開發了一種模型來預測可以持續收穫多少象牙。因為他們懷疑自然死亡的大象能滿足需求,他們基於狩獵的模式。在肯尼亞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研究人員從1972年開始研究大象,他們利用生育能力、死亡率和生長數據,構建了一個由1360頭大象組成的虛擬群體。然後他們計算出在不同的收穫場景下,象群可以持續生產多少象牙。

研究人員在9月15日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最好的情況下,無論是偷獵者還是自然災害,比如干旱,都不會縮小或脅迫象群,每年只能收穫100到150公斤的象牙。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保護遺傳學家Samuel Wasser預測,這樣的問題意味著管理畜群的象牙產量將遠遠低於目前全球每年210噸的需求量。瓦塞爾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很明顯,合法的象牙貿易永遠都是不可持續的。”即使是在收成好的時候,有管理的畜群最終也會面臨滅絕。

合法化的支持者說這項研究有缺陷。津巴布韋Ruwa的野生動物顧問Rowan Martin說,其中之一是,安博塞利相對較小的象群“與非洲其他地方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他是津巴布韋《瀕危物種公約》小組的成員,並協助起草了其合法化提案。)相反,他說,建模者應該從大約20,000個動物的管理種群中提取數據,比如南部非洲的動物。他估計在40年裡,每年的象牙產量增加到17,500公斤,主要來自自然死亡。

馬丁的一大群假設是“一點都不現實”,李回應道。她說,根據最近的人口普查,津巴布韋有大約82000頭大象,更接近研究的場景。

其他研究人員擔心,即使討論合法化也會使大象的處境更加糟糕。“這給潛在的買家和參與貿易的犯罪團伙提供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大象行為主義者喬伊斯·普爾說,他是內羅畢的一個保護組織“大象之聲”的負責人。李說:“我們應該保留禁令,並消除需求,而不是試圖填補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