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在清代乾隆年间的大理地区,白族出了三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并有作品传世,这在整个白族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一位是周馥,一位是苏竹窗,还有一位便是王漪。相比王漪,周馥和苏竹窗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浸诗书,周馥更是有《绣余吟草》一卷传世,而王漪留下的仅有五首悼念亡夫的悼夫诗,诗才被埋没,鲜为人知。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虽然王漪并不被人所熟知,但是其丈夫胡蔚却善治史亦能诗,甚得迤西士人尊崇,并因整理和校订《南诏野史》而名噪一时,王漪和胡蔚夫妻二人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胡蔚本是湖南武陵人,但在乾隆三十九年入滇,讲大理书院,也是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理地区,他遇到了生命中命中注定的那个女子——王漪。胡蔚和王漪二人婚后生活虽然清苦,但乐在志趣相投,王漪知书能诗,二人闲暇时常以诗词互为唱和,自得其乐。后来,王漪随胡蔚去昆明掌教成材书院,夫妻二人弈棋分韵,举案齐眉,生活和乐,但在昆明所度过的三年时光,也成为王漪生命中和丈夫最后的欢聚。乾隆四十七年的端阳节,胡蔚骤然离世,只留下王漪孤身一人,曾经的团圆美满和如今的形单影只形成鲜明的对比,庭院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忧思,回望这匆匆三年的欢欣,恍如隔世。王漪离开了这片断人心肠的伤心地,回了大理故居,却依旧难抵相思,也不忍心爱人"孤坟无依",毅然返回昆明为亡夫守坟,余生都与孤冢相伴,并以诗文见志。相识相聚七年时光,却用整个余生去悲伤追怀,在爱人逝去后的漫漫余生里,王漪一直都在整理亡夫遗稿,终成《万吹楼诗集》传世,王漪对亡夫至死不渝的忠贞事迹也在当时被传为佳谈。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王漪和胡蔚虽然生活清苦,但志趣相投、感情融洽,不禁让人想起宋代才女李清照和赵明诚的一段佳话,他们都曾有过一段琴瑟相鸣的夫妻恩爱故事,羡煞旁人,可后半生也同样都饱尝相思离别之苦,只能依靠对已逝爱人的绵绵相思来排解苦闷凄冷,至死都活在对亡夫的无限追忆之中。也许是以悲剧结尾的凄美爱情故事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王漪才得以在酒馆茶楼人们闲余话谈中被提及,才得以在说书人的故事中拥有片刻姓名,可随着那醒木拍下,这位白族女子也被人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终究不会被人记起。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王漪现今存诗五首,题名《志哀》,载于檀萃所撰的《滇南草堂诗话》卷十二《滇淑》中,《滇诗丛录》中也收入了王漪的三首诗,名为《悼夫子》。是王漪为悼念亡夫胡蔚所写,诗歌语言朴实真切,文笔流畅,将死亡和爱情两大主题相融合,充分表现出身为"未亡人"的自己对亡夫胡蔚的悲痛欲绝的伤悼和深挚的思念,写得尤为缠绵哀婉,动人心旌。"彩丝角黍伤心事,况对榴花照眼红",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又是一年榴花如火,却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只能红了眼眶暗自垂泪,回忆曾经与丈夫的欢聚往事。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挑灯独写奠夫文,绣阁沉沉暗闭门",爱人离世之后,她自甘桎梏于绣阁之中,深深庭院外都是与丈夫的点点滴滴回忆,只能依靠诗文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无限追忆。"一字一珠一点泪,九泉泉下拟君闻",作歌当哭,柔肠欲断,纸上的点滴笔墨都饱含对亡夫的思念,可谓是字字泣血落泪,只望能传达至九泉之下让亡夫知晓自己始终未变的心意。"自大归时泪雨纷,点苍山起望夫云",追思前事,如梦如幻,因为余生只剩回忆,所以睹物思人,点滴寻常事物都能引起无限的思念继而伤情落泪。虽然现在能看到的王漪作品只余下这寥寥几首,我们无从知晓在那个年代王漪笔下曾有多少惊才绝艳、情真意切的文学作品,但从这组《悼夫子》诗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她所显露的才华。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如王漪一般情深义重、才情斐然的女子,纵观清代白族,也只出了三位,可这三位才女无一例外,都是作为丈夫的附属角色而被世人知晓,亦或是由于夫妻二人的凄婉爱情而被人熟知,她们的一生和那些曾惊艳了时光的诗文,依旧难以在正史乃至地方志上留下半点笔墨。

榴花红似泪,心事冷如灰——清代白族才女王漪的一生

其实,如王漪一样,还有很多中国古代女性柔顺于外而秀慧于中,才情品格与男子相比毫不逊色,她们并不应该沦为男性的陪衬,也并不该被淹没于历史的年轮下。女诗人代有人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至于清代,则达到鼎盛,甚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女性诗人创作群体,对清代诗坛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民国施淑仪的《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便辑录了清代闺秀诗人一千二百余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闺秀诗人的全貌,可谓是为清代女性诗人留下图影。但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这些被提及的女性诗人仍然仅占小数,而绝大多数的女性诗人生逢当时,即使才情斐然惊艳了岁月,也只能被囚于方寸之地,身带枷锁,未曾于史书中拥有只言片语,也只有在那些婉转缠绵的才子佳人故事中得以拥有姓名,随后便悄然淹没于岁月的尘埃中,再不被人记起。而我始终坚信,她们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属于家庭,还属于文学,属于岁月和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