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五百年后,我才慕名来到这里。为时不晚,但也很晚。鹿鸣桥,早有听说。只是,与它见面的机缘未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想象那桥的名字是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湿淋淋的,水润润的,带着青草的芳香。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前些日,我们“七仙”忽然说走就走。来时清风携白云,秋水对长天。山照见水,你照见我。初入田埂小道,只见素烟袅袅。这里一缕,那里一簇,缓缓向山边飘散,恍以为是来到了江西婺源。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喜,浅浅,深深喜。

鹿鸣桥,位于度尾潭边小村,田间一隅。桥畔一棵古榕遮天蔽日,遒劲的枝桠或向上斜逸,或向下垂荫……犹如千手观音手持杨柳枝在度化众生;而桥下那一汪清水常年不增不减,似是她手中的净瓶,源源不断地洗涤人世间的贪嗔痴诸毒。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当素履踏上的那一刻,整个人好像都仙了。此桥由四条长长的石板拼接而成,大约19米长。桥中承载着一船形桥墩,造型相当奇特。

想象大水来时,两边石板成了船翼,桥身浸在水里浮荡,恰似“寒鸦戏水”;倘若平时水流浅浅,沉稳的桥墩便如一叶扁舟在水中荡漾,任踏踏的马蹄声溅湿了江南的梦……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如此的匠心独运,造桥者是谁呢?

正寻桥旁有没碑刻记录,恰遇一老农荷锄而过,便急忙迎上去打听。老农见我询问,便一五一十地介绍桥的来历。原来此桥是历史经济名臣、人称“三朝元老”的郑纪倡建的。明朝成化年间,河伯为灾,故址尽去,不得已横木代之。但横木易朽,四乡八邻都指望有人出头重建新桥。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因修桥事宜,潭边乡老吴廷瑞、余禹锡两人便请来因愤懑辞官回故里的郑纪共同来商议。是夜,郑宿吴门,夜听有鹿鸣于山。再宿,又如之。二鹿相继而鸣,郑纪暗喜,窃以为大事可成,于是召贤造桥。竣工那天,乡亲们宴请四方有功人士,郑纪挥笔改“东溪桥”为“鹿鸣桥”,并撰写《重修鹿鸣桥记》。从此,一座有文化底蕴的石桥横跨历史的时空,永不倒下。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这些年来,我曾走过许多桥:西塘的石拱桥,婺源的木子桥,永春的烟雨廊桥,故乡的断桥……这些桥都很诗意,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这座桥才是江南之最。

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情有独钟,而是这座桥竟集中了所有与之相关的元素。幽雅、静美、小巧自然、设计独特。远处青山隐隐,近处田野青青。桥畔设有小亭,亭旁种着树。岸边竹风婆娑,山间时有小鹿临水照影。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每天清晨,小桥在岚气中慵懒苏醒。潭边汲水的村姑背负小木桶,从很小的青春出发,走向潺潺的小溪。木桶微微一晃,就捞起一些昨晚的月光“碎银”,和两岸草木芳香的朝露……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黄昏来临,浣衣的少妇们捧着木盆笑盈盈地走来。她们扑棱棱的麻花辫在水波里晃呀晃,时而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时而惊起一滩鸥鹭。一只无事的小狗从这头晃悠到那头,不时传出几声小吠,引来一群嘎嘎叫的鸭子游过来,划过去。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当缕缕晚霞染红了山,映红了水,三三两两的老牛便从陌上缓缓归来,它们哞哞的叫唤不时地撩起水声,引得倦鸟们不断前来探看……老农们也循声前来,他们弯着腰挑水浇菜,颤巍巍来回走了几趟,夕阳就落山了。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暮色降临,清风徐来。有位佳人,坐在桥中央。她一会儿轻吟卞之琳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会儿想着沈从文的情书:“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但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子。”流水潺潺,不知不觉月上榕梢,清辉漾漾……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如此美景,怎能辜负?一杯茶,在任何时候,可能被摆在一张桌上,也可能被置于地上。大雅之堂喝茶,可以谈今论古商榷生意之道;而在小桥流水边啜茶,可以抚琴吹箫吟诗作画,应更得清幽野趣。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闲话少说,煮茶为先。有人起炭生火,有人采野果清供,有人寻泉汲水,有人桥中布席……一块淡蓝如秋水,一块深蓝如长天,一块明黄如秋后的田野。它们随意混搭,如同给古桥披上了一道亮丽的彩衣。寻常的小桥,因为我们不经意的闯入,变得春光明媚,如诗如画。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有人喊,茶熟了。于是,采蕉叶而坐,席地品茗。我们邀白云共煮,又请花影入盏。茶炉初沸,茗香细细。一盏问水,一盏问友,一盏问己。三水,味未淡,而情却更浓了。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夕阳西下,烟云飘渺。坐在桥畔,一瓯在手。观远山近野,听云水禅心,感觉如花在野。波光潋滟,一幕幕往事在茶汤中浅入淡出,仿佛少年时光不曾走远。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春风十里,二十四桥都不如你。

呦呦鹿鸣一瓯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过鹿鸣桥

清溪不系木兰舟,榕荫空垂古渡头。

十里平芜相望久,炊烟升处起乡愁。

煮茶记

振衣踏过鹿鸣桥,欧鹭飞飞一望迢。

云拂榕阴垂影碧,茶烟淡入远山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