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的傳奇創業史和他建立起來為漢民族引以為傲歷經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行者在自然界中探尋景色的困難顯然無法與在錯綜複雜的政治亂象中謀求成功相比擬。

但朱元璋選擇做一個開國皇帝,創業難,創帝業更難。因此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國歷史也只僅僅湧現出了幾十位開國皇帝。朱元璋能夠躋身這一特殊職業中的特殊名單,自然有很多帝王身上沒有的特質。正是這些特質,才能夠撐起從南京飄來的一片龍雲。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研究一個人物的特點自然逃脫不開出身論。所謂時勢造英雄,不過是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為某些適合救蒼生於存亡之秋的好漢提供一些氣候上的便利。好比你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去搞一統江山,但是他永遠跳不出封建時代小農階級鼠目寸光的侷限性。

所以說出身往往從開始就決定了一個人物的時代走向。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大部分出身為兩種人,一類是勳貴階級,比如說李淵、趙匡胤,一類是平民階級,比如劉邦、朱元璋。

但朱元璋和劉邦的出身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劉邦雖然也是地方草民,但作為基層民眾自治組織的小領導,至少在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而朱元璋是貧民出身,以至於為了舔飢而出家。

劉邦和朱元璋都與士、工、商階級沒有任何交集,從本質上說他們即是平民又是農民,只不過他們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放下了鋤頭扛起了槍,所以成為了農民起義軍的一員。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正因為他們的出身都是農民,他兩才能像中國歷史上眾多農民起義軍頭領一樣在歷史需要他們出現的時候揭竿而起。這一點是士人階級也就是讀書人,所不具備的出身條件。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讀書人不具備造反的出身條件。中國傳統自古以來視己為禮儀之邦以文治國,堅持文官治國的歷史傳統,讀書人的歷史宿命被牢牢的定格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從小誦讀的儒家經典使讀書人早早與造反劃清了界限。

可以說,朱元璋的帝業之路是中國封建帝王裡最為困難的。但他並沒有像李自成、綠林赤眉一樣跳進農民階級性的怪圈,這當中便是問題的關鍵,即朱元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農民?

有四點是值得注意的:

1.優化出身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有個馬皇后,這個馬皇后對於朱元璋成就一番帝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首先,他使得朱元璋由一個討吃要飯的小夥轉變為農民起義軍的小頭領。

馬皇后當時是起義軍領袖郭子興的養女。我們現在雖然不得而知朱元璋對於馬皇后是否出於功名目的,但這一步的確使他從幾十萬起義軍中脫穎而出。即使是後來郭子興為了打壓朱元璋關他禁閉,也是馬皇后忍著胸前被燙傷的疼痛,偷偷把剛烤好的大餅塞給牢獄裡的朱元璋。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可見所謂娶一個好媳婦能少奮鬥五十年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難看出凡是能夠成就一番大業的帝王身邊,必有一個能拖起他帝王夢的女人。比如說隋文帝的獨孤皇后,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2.眼光獨道

朱元璋的義父郭子興越來越排擠他,於是朱元璋有一次出征回來後,就順勢向郭提出了辭職。郭子興非常高興,這個身邊威脅最大的人終於可以走的遠遠的了。

朱元璋在出發前,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他從自己的七百人中挑選了24人,然後將其餘的人都給了郭子興,郭子興多少有些意外,但仍然高興的接受了。

挑選的比例是三十比一,沒有筆試,考官是朱元璋和他的眼光。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他挑的這些人是誰:有徐達,湯和,周德興……這二十四人在史書裡的記載名字之前都會有一個“大將軍”的稱號,後來他們都是朱元璋南征北戰的開國將領和建國基石。

也就是說,別看朱元璋只是管理一個小團體,但是這個小團體裡誰有佐業之能,他自己心裡都一清二楚,這就是善用人和會用人。

3、撿西瓜丟芝麻

在軍隊裡,朱元璋很快就表現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農民士兵,他是一個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很有計謀,處事冷靜,思慮深遠,還很“講義氣”。

他不像其他的士兵,從不貪圖財務,每次得到戰利品,就獻給上級郭子興,如果得到賞賜就賜給下級士兵。

個人來說不太相信在黃金面前朱元璋能夠保持清心寡慾,但朱元璋能夠分清哪個是西瓜哪個是芝麻。同樣,在戰役關鍵階段,劉邦在韓信索要封賞時也是如此。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大體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個農民,但他不僅僅是一個農民。他還是一個有謀略的謀士、一個善於發現和管理人才的獵頭、一個戰略宏遠,分明大義的投機者。

如果把這幾個結合在一起,他會是什麼?

他只能是帝王。

在這樣的人面前,長江是天塹嗎?黃河是天險嗎?大漠是天難嗎?

傳奇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從一介貧民變成皇帝的?

歷史留給他的發揮空間只有八個字:一路向北,所向披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