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在历史的分潮中,人总是会面临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在受到相应历史局限性的框架内,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堪比蝴蝶效应的影响。

与其说为历史交叉口,不如说是人生交叉口更为贴切。历史是宏观的,而个人是微观的,正是每一个个人,在每一个交叉口做出的选择,构成了一部部宏观的历史。

当南明政权覆灭,那些借大明仅存的几个可以打出正朔旗号的宗室后代的大旗,依旧希望可以趁满清入侵之际以抵抗民族入侵之由,分地方割据一杯羹的军阀们,不得不面对历史回归一统的不可逆的大潮。

在带有压迫性的人生选择面前,长期与永历政权、隆武政权若即若离,在东南一隅割据“抗清”的郑芝龙选择了投降。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郑芝龙原以为自己投降后可以像洪承畴那样得到清国的重用,但结果事与愿违。在被囚禁在寒冷北京的四合院内,满清统治者赋予他每日的工作只有一只笔、一张纸,写信劝说儿子郑成功投降。

而郑成功却根本不受儒家三纲五常的道德约束,面对父亲命令式的劝降,在回信里直接点出了不可投降的奥秘所在:

“我郑成功绝不能选择投降,现在父亲你在北京过的安生日子正是靠我郑成功在南方与清国抗衡和周旋换来的,你对清国的利用价值就在于你我身为父子,对于你的劝降我有执行之义,所以他们并没有杀你,如果我投降了,你没有了利用价值,那我们父子二人及我们郑氏宗祖都为刀俎隐患,都要覆灭。”

郑芝龙恍然醒悟,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郑成功的抵抗难以为继,不得不离开大陆,转战台湾,已经消除南明永历后患,一统中国大陆版图的清国立刻把已经丧失了利用价值的郑芝龙处死,血洗了郑家...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像郑芝龙一样同样,明英宗被囚禁在蒙古人简陋的帐包里,每天工作用他还是大明王朝正统皇帝的威严,从蒙古向北京的大明朝臣发布投降号令。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而朝堂领班于谦也根本不受君臣之义的道德约束,面对自己人君的劝降,丝毫不为所动,拥立新帝继承大统,用军事手段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

明英宗没死,但他确实被于谦的选择捏了一把冷汗。有人会质疑“失去利用价值”的明英宗为何没死呢?

因为也先知道,以于谦为首的明朝大臣,不管行动上他们拥立不拥立新君,但道德上绝不容许他们弃旧旧君,新君只是稳定政权的一个工具,所以明英宗不能死,只要他活着就是所有拥立新君的大明朝臣脖子上的利刃。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后来的于谦之死,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每当兵临城下大厦将倾,一个政权都会分裂出抵抗派和投降派。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投降派之所以有生存空间,正式因为有抵抗派用生命的血肉来做历史回流上的交换。

如果没有岳飞等一系列抗金将领,那么神州处处是羔羊,任人宰割。宋高宗在临安城里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帘幽梦。

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注定有一个悲剧故事的存在,也许我们看不见,也许我们也根本不得而知。但事物的两面性又决定了这种悲喜两重天的无可奈何。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不管是好的选择还是不好的选择,作为沧海一粟的个人永远会受到时代的拘束。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压力不同、利益不同,因此选择无关对错。


一语道破:郑成功的父亲成为叛徒,只因没听儿子的这席话


只是,每个人都一定不要忘了那个为了自己的选择而不得不浴血奋战的同侪。

2018即将过去,向勇于做出选择的自己致敬,但更要向默默支撑起这个选择的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