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文 / 刘海勇

【案例】

家长:“老师,您能打个电话跟我们家的鸿飞说说吗?”

老师:“说什么?”

家长:“让他手机不要玩,平板不要玩,不要玩到下半夜一两点钟才睡觉!作业都不做,你跟他说说,肯定听你的!”

老师:“他一个人睡吗?”

家长:“不是的,跟我(外婆)睡的。”

老师:“那你为什么不把他手机拿掉?就睡边上都拿不掉手机、平板吗?”

家长:“他(四年级)不肯,如果拿了就哭闹个不停!”

老师:“噢,这样呀!”

「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老师想:我是打这个电话呢?还是不打这个电话?不打吧,辜负了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既然求助于我们,我们总得救急吧!打吧,还真把我们老师自己当神了,一个电话搞定一个孩子,我们的教育还真得改名为“叫育”了,因为家长都这么说,只要老师说一句,孩子马上能够做好的。再说,打了电话,起不了效果,那不就是拿我们教师的教育当儿戏吗?因为没有执行力的指令是会降低我们教师自身的教育力的,孩子以后是可以随时不执行。真是左右为难!于是作了另一番选择——登门拜访去

老师:“好吧,那我就到你家来拿掉手机与平板,行吗?”

家长:“行!非常欢迎!”

老师:“鸿飞在家吗?”

家长:“在!老师,这手机先不要拿好了,等到春节的时候,他要拿来抢红包、收红包的!”

老师想:还没等我把计划说出口,外婆就先说出意图了。看来,今天是别期待眼前的外婆能够给鸿飞带来多大的帮助了,因为这位外婆关注的是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是不会为了长远而着想的。因此,她忍不了鸿飞的哭闹,鸿飞也摸透了她的心思,于是外婆说的话,提的任何要求,都是不会执行的,作业可以不做,早餐可以不吃,不高兴的话连中餐、晚餐都得外婆求着吃,更可怕的就是外婆骗着吃。小小的鸿飞总是跟外婆说胃痛,是真是假都没有分辨,就把胃药用上,却从来不重视早餐的到位,每天都说鸿飞不愿在家用早餐,都是给上几元钱,让他自己外出解决,至于是否吃早餐都是不知道的。看似对孩子很关心,但是只关注表面,关注当下,其实质却不为孩子的良好生活、行为惯培养着眼更远些,尤其是缺失了教育的原则。

老师:“我哪会真拿了这手机呀!只是想与你演出戏而已,我收下手机、平板,然后由你们家长收藏保管,绝不会影响你们收、抢红包的。”

家长:“老师,做不到,他跟我睡一张床,怎么能藏得住呀?”

老师:“真藏不住?”

老师想:外婆的本意是什么呀?行为上不想做任何的尝试,不想从行动上去改变鸿飞的现状,但是为什么口头上却是不停地求助,口头上是极大的关注鸿飞儿的健康成长呢?口头上的语言就是说给我们老师听听吗,知道她很努力地带外孙,外孙真的学不起来,那就不是她的责任了。鸿飞的家庭作业不完成是常态,老师也多次向孩子的外婆汇报了作业不完成情况,外婆都说“我老人家都不懂的,教不来,他就是听你老师的话,你们说让他做,他肯定会做的。”

这也许也是说给她妈妈听听的,妈妈常年不在身边,爸爸严重缺席,觉得这样给自己心灵是一个安慰,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是对得起自己的女儿的;同样,这话也是说给外孙听的,让外孙知道外婆是关心他的,舍不得他受苦,即使她们家庭经济存在一定的困难。

「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祖父母与孙儿

【反思】

看似个例,但是从中流露出来的却是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隔代教育中,让我们一起来正视这样几个问题,并能引起我们父母辈与祖父母辈的思考与教育行为矫正。

首先,温柔的“墙头草”原则,随风倒。

原则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工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在隔代教育中暴露最严重的就是原则问题。一切以“吃饱穿暖,身体不受伤害”为原则,其他的一切问题,全都以此为参照,至于人格、人品、习惯等,讲讲都知道重要的,但是与上述原则有冲突,必须要服从第一原则。

当孩子要玩具时,刚开始都坚持原则,过渡购买是不支持孩子的,可是孩子在要玩具时,躺到地上哭闹,祖父母见此状况,担心孩子躺地上着凉,或者担心街坊邻居说三道四,立即投降马上购买,孩子在此便学习到获取玩具或其他物品的方法,从此以后孩子一碰上自己想的都这样,直到达到目的。同样,孩子在家里玩手机,也是如此,不给玩就哭闹。这多半就是祖父母在无意中培植起来的“能力”。

再如,孩子吃饭不在饭桌前,而是喜欢东奔西跑的,如果祖父母担心孩子饿着,于是就追着孩子喂食,这不仅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好多这样的孩子容易偏食、挑食,还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不会专注的做一件事,吃饭不像吃饭,玩也不像玩。离开餐桌就不能吃饭了,那孩子就会珍惜在餐桌前的时间,如果真不吃了,那表示他是饱的,或许零食吃饱了。如果真是饿了,孩子自己是会寻找食物的,但是,在餐后是完全可以给孩子补充水果的。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言行上对祖父母踢打,甚至是辱骂,都不会给予教育,反正只要孩子高兴就行,但是等到事后或是对孩子父母的面的时候,只是不停地数落而已。明明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不利,孩子不会尊重人,不会与他人合作都是离不开这样的成长环境,可是,为了让孩子高兴,还是忍下了。其中最可怕的心态是:祖父母怕照顾不住孩子,自己就会在自己儿女面前“失业”,成为“多余的人”,那么儿女对自己的养老生活就会不管不顾,于是就是想方设法讨好“小祖宗”。

所以,当我们的祖父母碰上这样的原则问题时,孩子的父母首先得给孩子的祖父母吃颗“定心丸”,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更不能去无原则地对待孩子;祖父母更应该明白,为了自己的家族更加兴旺,对待孙儿辈必须是讲原则的,在原则面前你可以“狠心”,但一定是指向收获孩子幸福的一辈子。

「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墙头草”

其次,苦口婆心的家庭“叫育”,很卖力。

“孩子,饭要吃饱!”“衣服要穿暖!”“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与同学要友好相处!”“写作业了,电视别看了,手机别玩了,要看书了。”(这是对着孙儿叫的,意在表关心。

“你们的儿子真不听话,现在我讲讲一点用都没有,你们自己回来自己带,反正我是带不下去了。”“这月都快没钱了,你们的宝贝孩子这要吃,那要吃,还要买这买那。”“今天学校老师又说了,作业都没有完成,在学校又不听话。”(这是对着儿女叫的,意在记功劳。

记得以前有一个男孩,是由爷爷姐姐带的。有一次放学时,班级的路队刚出校门,爷爷没有看到孩子在校门口等他,他就一个电话打到远在北京的儿子,说孩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不见了。孩子的父亲一接到电话,那个着急是不必形容了,立即打电话给班主任,请班主任赶紧发个校讯通,询问全班所有家长,是否看见他家的孩子了。班主任,也给搞得焦急万分,在办公室里立即发送通知,并且打电话向孩子放学时的路队前后的同学询问,这一问才知道,孩子还在教室值日没有出来。其实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爷爷到教室看一下,或是到班主任办公室问一下,问题不就没有了吗?

一旦碰上,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了。祖父母都是说“我都讲过了,我都让他先写作业再看电视,我都说不能玩手机了……”“老师呀!我也教不来,他父母都是外面忙着,我带着他也是很辛苦的。”“你看,我自己的身体又不好,血压又有点高,这孩子真不听话。”“就是辛苦你老师了,你说的话,他都听我,我们叫死都不听,现在是越来越大越不听话。”这样的话可以“叫”上一大堆。(

这是对着老师叫的,意在赢同情。

因此,祖父母已经习惯用“叫育”,对行为榜样的教育是最忽视的,甚至有时给孙儿辈传递的就是“生病”“吃药”“生气”“不争气”这些消极的能量,我们都知道负能量对一个正常的健康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再次,言行不一的榜样教育,埋隐患。

祖父母对孙儿教管的技能技巧只是停留在他们教育自己儿女的时代,如果是文化知识层高的或是明事理的,还能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技能,对孙儿的教养还是有很多认可之处的。但是,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在此,只谈论一个诚信的榜样问题。

孩子小,祖父母比较喜欢以“骗”的方式,“孩子,你把饭吃了,等下带你去买玩具。”“你不听话,给讨饭人带走了。”“你不听话,让你自己父母回来带。”……而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没有去买玩具,也没有讨饭人,也没有父母回来带他……

那小孩子会怎么想呢?“讨饭人是什么人?出去玩到处流浪会不会很舒服?父母回来带我不是更高兴吗?……”孩子在此环境中会习得什么呢?那自然也是用相同的方式来骗家长,只要孩子成功一次,他的谎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老师,我昨天晚上肚子痛,所以作业没有做。(没做)”“老师,我早上已经把作业带来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不知道给哪位同学拿去了。(没做)”“爷爷,学校说要买书,你给我50元钱吧!(想充值)”“奶奶,我刚才在路上捡到50元钱。(偷的)”“奶奶,今天老师奖励给我20元钱。(偷的)”“奶奶,我去某同学家写作业。(玩游戏)”……这些谎言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可怕:偷拿别人的财物也会成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在上述案例中关于手机的事例,也是如此,请上老师一起来骗孩子,这是好多祖父母的“绝招”,当下是管不住了,才想到让老师来一招搞定,多么理想化的教育呀!而老师自然知道自古就有曾子杀猪的诚信故事,也想解决这事,只是想到孩子家里,与孩子建立一项规则要求的,着眼培养孩子的自律以及对手机“工具性”的定位与认知。

「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最后,乱服药物的严重后果,真要命。

生病了就得看病,这是健康的理念,但是,我们的祖父母,对生病是带有几分恐惧感的,一怕用钱,二怕没人照顾,对于孙儿来说,更怕孩子的父母责怪自己,于是动不动就去打点滴。有时候只要孙儿说头痛,那就感冒了,马上给他吃这感冒药,吃那感冒药;孙儿说肚子痛了,那就胃痛了,立即给他到药店里买胃药,多照顾孙儿的祖父母呀!

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给孩子用药,并且不愿意进大医院看病,因为一进医院,要验血、做B超等等,钱太浪费了,于是都是自己给孩子用药。

这可就把班主任给折腾了,特别是早上,早餐刚吃掉,立即给孩子吃感冒药(没有过半个小时),到校后一个小时左右就是学校的大课间,是运动的(广播操与跑操),孩子就出现大问题了。呕吐、冒汗过度、脸色发青、嘴唇发白、心跳加速等等的情况,都会被班主任遇上,甚至送到医院急诊都有。

还好,我们现在国家药物管理越来越严格,否则,不知道会弄出多少让我们班主任后怕的事情。其实,有些孩子只要多喝点开水就解决了,非得给孩子喝很多的药,影响孩子的胃口,然后又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孩子多吃点饭,这不就是恶性循环吗?

因此,不管祖父母的身体是否健康,都应该给孙儿带来以身示范的健康生活理念,多参加运动,让孙儿也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

在此,并不是把祖父母辈所付出的辛劳批评的一无是处,上述描述的案例,并非每项在每个隔代教育中都体现,问题也摆了,反思也有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警醒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行动上去改变——坚持原则,以身示范,做绿色健康的隔代教育,为家族的兴旺奠基。

「原创」家庭教育微观察大启示之隔代教育

手指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