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為什麼說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宏偉的紀念碑?

梵蒂岡是天主教世界的中心,而世界聞名的聖彼得大教堂就坐落在梵蒂岡的中心。據《聖經》所載,聖彼得是耶穌的大弟子,他開闢了羅馬教區;因此羅馬教皇都自認為是聖彼得的繼承人,聖彼得大教堂也成為羅馬教廷的主教堂。大教堂的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進行祈禱,是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

探究|為什麼說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宏偉的紀念碑?

其實,最早的聖彼得大教堂並不是現存這座。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在聖彼得的墓地上修建了教堂,史稱老聖彼得大教堂。這座老教堂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侵蝕、戰火兵燹,加上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到16世紀初,宗教改革運動席捲歐洲,教廷勢力已大不如前。當時教皇尤利亞二世主張以宗教來統一意大利,為了表明教廷勢力,顯示教皇權威,他決定將教堂完全推倒進行重建。工程從1506年開始,歷經不少的曲折和反覆,到1626年主體工程方告完工。當時幾乎所有的意大利有名望的建築師都參與過它的建造。可以說,聖彼得大教堂凝聚了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巨匠的心血。

探究|為什麼說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宏偉的紀念碑?

聖彼得大教堂先後由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琪羅主持建造工程。在米開朗琪羅主持階段所設計的大教堂穹頂,被認為是世界最美的大穹頂之一。貝爾尼尼設計建造的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以多立克柱式、巴洛克式的藝術構思,把大廊柱和大教堂的環境緊密聯繫了起來,被稱為貝爾尼尼圓柱廊。教堂裡幾乎每一幅壁畫與雕塑作品,都出自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師之手,如米開朗琪羅的石雕《哀悼基督》、拉斐爾的壁畫《雅典學院》、貝爾尼尼雕制的聖彼墓青銅華蓋等。時異境遷,昔日輝煌的羅馬城今已物是人非,然而走進聖彼得大教堂,卻依然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群星閃耀的光芒。作為人類歷史上一座偉大的藝術殿堂,聖彼得大教堂稱得上是文藝復興時代偉大的創造力量的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