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瞄準醫療可穿戴市場,谷歌、斯坦福、利潔時都是其合作伙伴

近年來,醫療器械正在走向家庭,醫療場景也向家庭延伸,健康智能可穿戴設備正是延伸的觸角,它以智能化、小型化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健康管理的需求,與大數據、AI等技術結合,開始發揮健康風險評估、智能預警、個性化健康管理的作用,成為物聯網生態的入口。

市場研究機構Ahadome預測智能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成為主流,佔比超過50%。2012年也被稱為“可穿戴設備的元年”,但是很多產品淪為“玩具”。

想要在醫療領域有更多話語權,可穿戴設備需要進入醫療核心,具備更多的不可替代性。

想要突破壁壘進入醫療中心的企業很多,蘋果在Apple watch 推出搭載了通過FDA認證的ECG監測產品,也有2016年上市市值達8.91億美金的iRhythm。

在大部分產品還處於無權威認證、淹沒在同質化泡沫中時,動脈網發現維靈(VivaLNK):一家源自硅谷的醫療物聯網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和谷歌合作“電子皮膚”項目,旗下首款醫療級柔性智能體溫貼產品獲得包括FDA、CE Medical、TGA等在內的多項專業認證,並與世界500百強企業Reckitt&Benckiser合作,成功實現世界範圍內商用化。

在基礎技術平臺之上,維靈(VivaLNK)針對全球市場推出“Developer Program”開發者項目,以期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醫療物聯網(IoHT)生態。目前,維靈VivaLNK攜手AlacrityCare、Myia,共同助力癌症與心血管疾病遠程診療創新 。

除了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反面,維靈(VivaLNK)助力提供臨床解決方案外,維靈還和斯坦福大學、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達成合作展開壓力管理研究。

兼具底層技術平臺開發和軟硬件一體化開發能力的維靈(VivaLNK)又將如何成為創新醫療領域的中堅力量?為此,動脈網專訪了維靈(VivaLNK)創始人、CEO、國家千人專家李江博士和市場發言人徐磊女士。

用領先的傳感器和算法提升體徵數據質量

維靈(VivaLNK)擁有自主研發的顛覆性電子皮膚(eSkin®)醫療傳感技術與先進的醫療雲人工智能數據分析能力,致力於通過醫療級可穿戴設備實現醫療物聯網領域多生命參數監測和體徵分析,為其市場合作夥伴提供健康管理、患者監測、遠程看護等綜合性解決方案。

目前,維靈(VivaLNK)主要的三款產品是Fever Scout體溫監測貼片、Vital Scout健康監測貼片、ECG監測貼片。這三種產品都建立在維靈(VivaLNK)獨研的電子皮膚(eSkin®)醫療傳感技術上,通過柔軟穿貼、實時監控生命體徵提升了動態生命數據管理質量。告別了傳統設備無法持續監測、笨重等缺陷,也革新了市面上可穿戴設備缺乏精準度的問題。

醫學數據重要的三塊,生命體徵、生化指標、醫學影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體溫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指標。Fever Scout配合醫療級雙面膠貼,可以貼在兒童腋下,實現“零距離”的實時體溫監控。

徐磊對動脈網說道:“小朋友發熱容易誘發熱驚厥等其他疾病,需要家長實時觀察瞭解孩子的狀態;一些術後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的情況也會通過體溫指標顯示出來,維靈(VivaLNK)有和AlacrityCare類型的公司合作,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有效得連接患者與護理人員,更好得了解整個治療過程中人體體溫等其他指標的變化情況,同時也致力於為醫院提供臨床級的監控方案。”

除了體溫監測產品線,基於專利技術,維靈(VivaLNK)也開發了一系列心率、房顫相關健康體徵監測的產品。硬件上有頂尖傳感器,在軟實力上維靈(VivaLNK)也有AI、雲計算等技術支持數據整合和分析。

以維靈的健康監測貼片Vital Scout為例,通過HR和HRV,即心率和心率變異性(HRV是指逐次心跳週期差異的變化情況,它是預測心臟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個有價值的指標),連同後臺專業算法,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進行健康管理,通過一個粘貼在胸腔處的小小貼片和APP,用戶就可以在終端上看到壓力、睡眠、運動、恢復等指數。

在生命體徵監測方面,維靈(VivaLNK)用專利芯片和傳感器技術以及新型材料技術實現了醫療級別的數據收集和整合,亦達到了消費級產品的便攜和智能。

除了成立初期就與谷歌合作推出“電子皮膚”外,維靈(VivaLNK)與斯坦福大學於近期也達成了合作,由維靈自主研發的Vital Scout健康監測貼片將助力斯坦福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的研究人員,用以實時、長效追蹤青少年壓力指數與其他關鍵生理參數,該項目意在探究壓力水平與青少年抑鬱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

在去年12月底,維靈(VivaLNK)再下一城,和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達成合作。

凱斯西儲大學將採用維靈(VivaLNK)的設備測量相關指標和壓力水平的關係,這些關鍵指標包括心率、呼吸率、出汗率以及急性/慢性工作負荷比率,急性/慢性工作負荷比率是測量運動損傷的一個固定指標。

用專利傳感器技術和智能計算技術構築核心壁壘

這個市場的需求將會非常大,在國外,根據動脈網2018年醫療物聯網專題報告,2022年,全球醫療物聯網將突破1580億美元,2017~2022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0.9%。其中,體徵監測、資產管理、人員管理成為醫療物聯網應用最多的場景。

登陸生命體徵監測的最早的消費級的產品大多都變成了泡沫,而剩下的都在向把消費級產品加持為醫療級產品突圍。

凱撒醫療集團CEO Robert Pearl博士就說過:“健康級別可穿戴設備的難以普及和推廣的主要原因在於,它所提供的監測功能一方面準確度有限,另一方面在於無法提供後續醫療干預的服務。”

這兩個問題有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數據獲得醫生認可,讓數據為臨床決策提供參考。通過FDA的認證可以在這兩方面為產品背書。

在這方面在登陸的頭部企業有兩家,一是iRhythm,二是巨頭蘋果。兩家也休慼相關,在蘋果推出搭載ECG監測的Apple watch時,iRhythm還因此股價大跌。

iRhythm核心產品是一個心律失常快速檢測的可穿戴設備Zio@Patch。但是Zio@Patch只能通過開具處方獲得,不能實時傳輸數據,在兩週後,病人再將貼片郵寄到iRhythm公司,在雲平臺分析數據。最後發送給用戶的醫生。無法實現維靈(VivaLNK)產品的便攜式記錄和對生活方式進行即時管理和反饋。

對於用戶來說,只呈現數據,價值不大,設備不光需要反饋交互,更需要在數據呈現之後提出解決方案。

李江博士表示:“電子皮膚對電路設計、結構設計、封裝工藝、信號處理等方面都有著技術壁壘。維靈即將推出的ECG產品可以識別房顫,擁有數據預警、自動監測等功能,並可重複使用,有助於用戶進行生活方式管理。”

而決定著潮水流向的蘋果是也同樣在生命體徵監測上重金投入,也有新聞報道表示多人因為Apple watch的心律異常提醒救回一命。

雖然Apple watch的產品通過FDA認證值得叫好,也代表了醫療可穿戴設備邁向更加精準化的潮流。目前院內權威監測部位處於心臟附近,手腕處獲得的數據通常都要進行再確認。

集IT、醫學界大拿組建夢之隊破除醫療信息孤島

維靈(VivaLNK)能夠研發出易於使用並具備數據分析功能的醫療級IoHT尖端傳感設備及其平臺級解決方案,離不開背後強大團隊的支撐 。

創始人李江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學位,被評選為中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個人擁有23項美國專利,曾在AMD、Spansion等高科技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成立維靈(VivaLNK)的契機源於其在美國看病的一次經歷,因心跳較普通人更緩慢,險被誤診。

“醫院因為缺少了我平常的心電信息,因而難以準確判斷,過去幾十年,IT產業發展極快,可是醫療行業卻遲遲沒有感受到科技之光。我在瞬間就選擇投身於數字醫療產業。”李江博士說道。

蘋果在團隊組建上採用挖角的方式,從多個公司挖人。而維靈(VivaLNK)壯大團隊的方式沒有劍拔弩張而是水到渠成,以維靈(VivaLNK)的醫療顧問Jeffery Olgin 為例,Jeffery Olgin是世界級心臟電生理學專家,酷愛中國美食的他在一頓飯後就答應加入維靈(VivaLNK)。

憑藉著核心的底層技術和頂尖的團隊,維靈(VivaLNK)在硅谷成立不久就通過 “5050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的引進,作為A類重點資助企業落戶在杭州,並獲得國家高新企業的稱號。接下來,維靈(VivaLNK)將繼續發力中國和全球市場,為機構和個人提供完整的物聯網監測方案。這家公司瞄準醫療可穿戴市場,谷歌、斯坦福、利潔時都是其合作伙伴

文 | 楊雪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臺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近期推薦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