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一個告訴人要有夢想,一個揭開瘡疤給你看現實的苦

首先看看李杜的影響之大小,對於此類比較,評判往往沒有標準。先來看百度搜索結果:


李白和杜甫,一個告訴人要有夢想,一個揭開瘡疤給你看現實的苦

李白和杜甫,一個告訴人要有夢想,一個揭開瘡疤給你看現實的苦


搜索“李白”,結果2720萬個,搜索“杜甫”,結果2280萬個,數據說明了一切,這一局,李白完勝,為什麼會這樣,說明這個世界上愛做夢的人還多,畢竟,夢境一般都很美好,可以彌補現實的種種不堪。

再來看看其風格:杜甫是現實主義風格集大成者,這一點對於我們這個飽經憂患的民族來說,一提到現實,往往感同身受。杜甫的詩,讓人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身及身邊的人,看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八月秋高風怒,卷我屋上三重茅”,讓人不禁大腿一拍,大叫首"這寫的不就是我現在的狀況嗎?"。我們不得不驚歎,1300多年前的老杜,他筆下寫出的不僅僅是民間疾苦,他所寫的簡直就是人間疾苦。而我們的老李,浪漫主義詩人的翹楚,說他是第二,沒有敢稱第一。他告訴我們,現實儘管是殘酷的,有時候甚至是無情的,但是我們還有夢想,還有火柴有亮光。讀李白,讓平凡的我們不光能到美國能做美國夢,也可以做我們偉大的中國夢,中華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多麼地大氣,我現在窮怎麼啦,怎麼啦,只要我肉身不死,我還是會有機會富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老王家的現在牛什麼牛,想和誰吃飯就和誰吃飯,想和誰逛街就和誰逛街,而我一樣可以大笑著出門,一樣可以黃袍加身,雖然是在凜冽的寒風中、熾熱的驕陽下送的是外賣,但我也有夢想,你還不要瞧不起我。

所以說,李白和杜甫,一個殘忍地揭開你的瘡疤,一個告訴你,痛一點沒什麼,這都不叫事兒。他們對我們國人的影響是不分伯仲的。我認為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這兩位大神孰高孰低區分開來,你看到、你感動就行了,至於為何感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