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2018年10月28日,重慶萬州,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本來一切是如此美好,死神卻悄悄降臨。一輛載著15人的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10時08,時間永遠定格在這一刻。15個鮮活的生命消失在冰冷的江水裡。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事故發生後,應急管理部牽頭的部際聯合工作組立即協調調集國家水上應急救援重慶長航隊、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中山艦、展宏圖、公羊隊、藍天救援隊等各方救援力量,並指導協調地方黨委政府組織公安、海事、交通、應急管理、武警、消防等多方力量展開救援。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冰冷的江水,惡劣的救生環境,時間的流逝,任何的困難都不能阻擋救援人員的腳步。10月31日23時28分,墜入長江的萬州22路公交車被打撈出水。公交車的黑匣子已於31日凌晨被打撈出水,並被移送給公安部門。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災難過後,無論是倖存者還是遇難者家屬,在心理上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一些應激障礙。通常表現為:

闖入性再體驗

在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患者有各種形式的反覆發生的闖入性出現以錯覺、幻覺構成的創傷性事件的重新體驗,叫症狀閃回(flashback)。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思維、記憶或夢中反覆、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一樣。

警覺性增高

容易害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情感麻木

興趣喪失,與外界疏遠、隔離,伴隨抑鬱症狀等。

迴避

主要表現為患者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迴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拒絕參加有關的活動,迴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

重慶萬州公交車終“到站”,災難面前,我們如何療傷

基於各種創傷及其治療的大量研究表明,創傷治療有五項基本要素:希望、安全、鎮靜、 自我效能和附著。這些原則可以在最初的4周裡使用,並且相當有效。

對於創傷後未超過4周的患者,要做的是:滿足基本需求、創造和維護身體的安全、實際行動和情感支持、心理宣教/知識。

對於較嚴重的創傷,要穩定他們的情緒,並且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

對於較輕微的創傷,可以在觀察中等待(Watchful Waiting)。

對於創傷後1-6 月的患者,建議可以進行急性創傷後干預;而對於那些創傷後超過6個月的患者,則要進行創傷針對性心理治療。

悲傷和痛苦都是最正常的反應。在天災面前,人是脆弱的,不過好在,那些都過去了。我活下來了!朋友來了,親人還在,你還能夠做一些事情,從而更好地應對創傷,未來依舊充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