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本来一切是如此美好,死神却悄悄降临。一辆载着15人的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10时08,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15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冰冷的江水里。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立即协调调集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中山舰、展宏图、公羊队、蓝天救援队等各方救援力量,并指导协调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海事、交通、应急管理、武警、消防等多方力量展开救援。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冰冷的江水,恶劣的救生环境,时间的流逝,任何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救援人员的脚步。10月31日23时28分,坠入长江的万州22路公交车被打捞出水。公交车的黑匣子已于31日凌晨被打捞出水,并被移送给公安部门。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灾难过后,无论是幸存者还是遇难者家属,在心理上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应激障碍。通常表现为:

闯入性再体验

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出现以错觉、幻觉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叫症状闪回(flashback)。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警觉性增高

容易害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情感麻木

兴趣丧失,与外界疏远、隔离,伴随抑郁症状等。

回避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重庆万州公交车终“到站”,灾难面前,我们如何疗伤

基于各种创伤及其治疗的大量研究表明,创伤治疗有五项基本要素:希望、安全、镇静、 自我效能和附着。这些原则可以在最初的4周里使用,并且相当有效。

对于创伤后未超过4周的患者,要做的是:满足基本需求、创造和维护身体的安全、实际行动和情感支持、心理宣教/知识。

对于较严重的创伤,要稳定他们的情绪,并且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

对于较轻微的创伤,可以在观察中等待(Watchful Waiting)。

对于创伤后1-6 月的患者,建议可以进行急性创伤后干预;而对于那些创伤后超过6个月的患者,则要进行创伤针对性心理治疗。

悲伤和痛苦都是最正常的反应。在天灾面前,人是脆弱的,不过好在,那些都过去了。我活下来了!朋友来了,亲人还在,你还能够做一些事情,从而更好地应对创伤,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